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在前頭過,再說,此處的日子也未必就不好了,雖說眼前還艱難,但至少要比想得又好得多了。
第一個好的便是織工的報酬——遠比她想得要高,周小娘子的預估全是錯的!此處的熟練織工一天拿五文的都不少見!而這一切全是因她錯誤估計了紡織廠的‘單位產量’——買活軍這,紡織廠的‘單位產量’要比老家要高得多了!
這自然是因們用的織機與眾不同,周小娘子因夫家的關係,算是見識廣闊的,不像是很多女眷只知道紡紗織布,她知曉從採棉、梳棉、彈棉、紡紗、漿線、染線、曬線等一系列工序各自的細節,唯有如此才能幫著公婆在外收棉線,買活軍這的棉花許多都是從外頭買回的籽棉,算是省了採棉這一步,隨後——從梳棉開始,用的便是新式的機器,效率比從前高了何止三四輩!更不說們用的橫式紡紗機了!
這橫式紡紗機,一臺機器便相當於老家的五個織工,那麼哪怕給這個紡紗工的工錢開原本的兩倍,也是省了三個人的錢,這是何等的便利?何等的可怕?而織布機更可怕,這的織布機是用飛梭的——這飛梭節省了多少人力,又是多麼的快捷?一個人一天織不出五匹布那都算是笨的了!
一個橫放,一個飛梭,剎那間便把原的本打了!人工上真正節省了太多!哪怕一錢半一匹布,紡織廠照樣是賺得盆滿缽滿,們的布每天織造出,立刻就被運走了,用廠長的話說,許多都運到了鄰省去,哪怕加了運費,兩錢半一匹也是穩穩的賺錢。
這意味著麼,以周小娘子現的學識和職位,只能模模糊糊感受,而不是完整描述出,但她能想到的變化便已有很多了——棉布既然如此便宜,那麼農家也就不必了省錢自己織布了,能把精力省做別的活,布直接買就可以了。因農家都還是老式織布機,也沒有橫式紡紗機(便有也用不上),效率是完全無法和紡織廠相比的,算還不如買佈劃算。因此這布匹在本的銷量也會比以前高,而織工的收入也高了……這便是政治課上說的,‘生產力的改進’。
她生產力的概念還不是太清楚,不過若以這個標準說,買活軍這的生產力當然是高的,而且要比外面高得多,所以這的力非常的豐富,麼東西都和外頭不同。
周小娘子現在隱約相信她自己也能把兩個孩子帶了,她是很有上掃盲班的動力的,而且自信手腳靈便,轉正式工之後,一日賺五文也不是問題,到那時她的收入將會寬綽得多。
她而且還很有上初級班的動力,初級班畢業之後,她便有考管理崗的資格了,到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