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8頁)
冬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上聽說過孔夫子其中兩位弟子仲由和冉求的故事嗎?”
“你是說?”
“《論語》中有說,有一天仲由和冉求拿著同樣的問題去問孔夫子,但是奇怪的是,孔夫子面對兩個弟子卻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答案,然後旁觀的弟子公西華就懵了呀,問孔夫子說,先生您怎麼這樣式兒的?”
“仲由哥哥和冉求哥哥問您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是不是就要立刻去行動,您對著仲由哥哥說,那不行,你這不是毛愣三光的嘛,你爹和你哥還在呢,不問過他們就直接去做那哪成呢?但是對著冉求哥哥卻說,對對對,別哼哧癟肚的,趕緊擼起袖子就是幹吧。”
“所以先生您這是想幹哈呀?公西華就想不通了呀,然後孔夫子就說,哎呀呀,還不是因為你這兩個老哥哥哦,一個是火爆性子,狂的要死,所以我得約束他啊,另一個是我們大春秋一級退堂鼓鼓手,每次遇到事那退堂鼓敲得哦,咚咚響,那我不得好好鼓勵他少打鼓,多辦事嗎?”
“所以你聽懂了沒有?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靜好說完之後看向康熙,然後就聽到康熙忍著笑道,“公西華不是河南人,他來自東三省。”
這話剛說完,康熙就直接忍不住笑了,他都沒有想到靜好居然這麼有說書的天賦,瞧瞧印在書上闆闆正正的一段話,從她的嘴裡說出來,居然妙趣橫生,讓人聽了不由地捧腹大笑。
“我跟你說正事兒呢。”靜好佯怒地瞪了康熙一眼,結果撐不過一秒,她自己也跟著笑了出來了,“公西華是哪裡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因材施教很重要。”
“因材施教?”康熙笑完之後細細地品味這四個字,覺得靜好總結得挺好的,他道,“確實是有點道理。”
“是吧?”靜好道,“有的人天生愛讀書,就有的人天生不愛讀書,對於後面這些人,照本宣科,死記硬背是沒用的,得想辦法調動他們對讀書的積極性,只要他們自己對讀書這件事感興趣了,那麼不用別人逼著,他自己就會主動去學。”
靜好覺得既然大阿哥喜武,想要當大將軍,那麼他就肯定不止對騎馬射箭感興趣,所以可以讓他讀兵書,讓他多知道一些歷史上一些出名的將軍之所以能夠那麼厲害不是因為他們拳腳功夫好,而是因為他們懂得多,會打仗。
康熙點了點頭,讀書要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倒不如不讀,因為這樣容易把人給讀壞了。
“朕明白了。”康熙也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家長,所以不會因為拘泥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