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侍者。
這就是說,世祖以後是否真能出家,固大成疑問,但此時卻已下了決心。另外一個有力的旁證是:世祖曾擬傳位於從兄弟。《湯若望傳》:
一位繼位的皇子尚未詔封,皇太后力促皇帝做這一件事。皇帝想到了一位從兄弟,但是皇太后和親王們的見解,也都是願意由皇子中選擇一位繼位者。
這是正月初六,世祖自知不起以後的事。若非如此,孝莊亦不會力促世祖立儲。事實上,在正月初三,世祖便有此意;說得明白些,世祖是因為決心出家,在為吳良輔祝髮的第二天,便曾對繼位問題做了安排。《王文靖公自撰年譜》雲:
辛丑順治十八年三十四歲。元旦因不行慶賀禮,黎明入內,恭請聖安,召入養心殿,賜坐、賜茶而退。翌日入內請安,晚始出。
初三日,召入養心殿,上坐御榻,命至榻前講論移時。是日,奉天語面諭者關係重大,並前此屢有面奏,及奉諭詢問密摺,俱不敢載。唯自念身系漢官,一介庸愚,荷蒙高厚,任以腹心,雖舉家生生世世竭盡犬馬,何以仰答萬一?豈敢顧惜身家,不力持正論,以抒誠悃也。吾子吾孫,其世世銘心鏤骨,以圖報效也。
王文靖即王熙,世祖遺詔,出其手筆。韓菼作《王文靖公行狀》,謂:"面奉憑几之言,終身不以語人,雖子弟莫得而傳。"然則試問:何事"關係重大"?何事終身不敢以語人?自然是皇位繼承問題。《東華錄》雖載:"正月壬子上不豫。"壬子為正月初二,是日既為吳良輔祝髮,而王熙初二、初三晉見,並不言世祖有病狀,則即使有病,亦並不重,何得遽爾議及身後?由此可知,世祖既決心行遁,則對皇位不能不有交代。召見王熙所談的必是兩件事:出家與傳位。
國賴長君,古有明訓;況當甫得天下、四海未靖之際,沖人何能擔當大任?所以世祖欲傳位從兄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世祖的這位從兄弟,我推測是太祖第七子饒餘郡王阿巴泰的第四子和碩安親王嶽樂。
《清史列傳》卷二,記嶽樂雲:
嶽樂,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鎮國公。順治三年正月,隨肅親王豪格徵四川,誅流賊張獻忠。五年八月隨英親王阿濟格剿平天津土賊;十一月復隨英親王駐防大同。六年九月晉封多羅貝勒;八年二月襲封多羅郡王,改號曰"安"。九年二月掌工部事;十月預議政。十年七月以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等違旨,不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