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黃粑 (第3/4頁)
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一些繼續包小包,一些將小包用良姜葉子和筍殼捆紮成一兩斤一個的大包。
接下來大甑子又重新派上了用場,又輪到李君閣使憨包力氣了。
先在大甑子最底下鋪一層細竹枝,然後一層粑粑一層竹葉,頂上再撒上竹葉封頂。
竹葉一是增香,二是增加了空隙,有助於水蒸氣在甑子裡流動,可以使粑粑受熱均勻。
弄完這一切,老媽將甑子蓋上紮緊。奶奶還抱來一床不用的舊棉被將甑子蒙上。以保證甑子的密封性。
密封性越好,黃粑越黃,糖化也越充分,蒸出來的黃粑越香甜。
一個大甑子不夠使,又去鄰居家借了一個,這還不夠,又弄了一半去久長居那邊,終於在晚上六七點鐘開始點火。
蒸這個是個功夫活,必須大火蒸十二個小時左右,小火蒸五個小時左右,之後保留碳火再溫四個小時左右。這才能退火開甑。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邊是李君閣,奶奶,老媽,另一邊是李東昇,艾玉蓮,劉三娃,兩處地方三班倒,就是為了最後的一刻。
直到第三天下午三四點鐘,滿敞壩飄滿了竹葉,良姜葉,糯米黃糖混合在一起的特殊香甜氣息後,大呆它們甚至從豬場那邊都聞著味道過來了,一個個呆在敞壩上撒潑打滾地趕都趕不走。
等到奶奶揭開甑子上的被子後,這香甜的氣息就更加濃郁了。
李君閣實在忍不住了,抓起一個燙得左手拋右手右手拋左手,好不容易等到涼了一些,就迫不及待地解開棕葉繩子,一股子甜香撲鼻而來。
因為蒸制好的黃粑色澤紅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讓人誤以為黃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紅糖以著色調味,其實不然,黃粑的黃潤與香甜,完全就賴這漫長蒸煮。
糯米飯,在密閉的木甑中經過長時間的蒸煮和發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飯的色澤也由白變黃,同時也越發的香糯,黃粑也由此而得名,而這也是黃粑的最大特點——本色本味。
眼前的黃粑黃潤晶瑩,原本白色的米團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蒸制,已經融合成了油黃的一體,卻又還能看出一粒粒米粒最初的痕跡。
李君閣一口咬下去,糯香、甜香、竹香已融合在一起,撲入口鼻又沁入心脾。
“花整整三天時間做出來的美食,真不是白瞎啊!”李君閣閉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說道。
關於黃粑的起源,還有一個難以考證的小故事。
時間又得追溯到三國時期,那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