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花了足足半年的時間,才終於完成了這次龐大的政治體制改革。這其中遇到的麻煩,受到的阻礙,以及朱祁鈺,于謙等人付出的心血汗水,自是不用多說。當然,在朱祁鈺緊握兵權,且迅速的降服了各地官員,番王之後,這架新的政治機器也終於建造完畢,並且開始執行了起來!
任命于謙為內閣總理大臣之後,朱祁鈺就將改組地方政府的事情交給了于謙去處理。大體上,出了立法這一個環節之外,地方政府的行政體系與司法體系基本上與中央政府一致,只有一點例外,即地方政府再無兵權!大明所有軍隊的指揮大權都統一歸國防部掌握(于謙兼任國防大臣),並且統一調配。各地軍隊也是輪番調動(邊防地區軍隊除外)。地方官員手中沒有了兵權之後,要造反,那就更不可能了!
這些事情,基本上是于謙按照朱祁鈺的意思,並且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推廣下去的。以于謙的政治能力,他足以完善朱祁鈺定下的這套政治制度。可以說,于謙在這場政治變革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這證明了他不僅僅是領軍打仗的能手,是一名軍事家。同時,他還是一名治國能手,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朱祁鈺只是為新的政治體制打下了基礎,搭起了骨架,而於謙的作用就是為這具骨架敷上肌肉,面板,增添內臟,最終,讓這個新的政治制度活了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于謙的作用公不可沒。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有于謙有能力做到這些。朱祁鈺在政治上唯一完全信任的人就只有于謙,這就如同他在軍事上只完全信任陳懋一樣。而且,于謙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魄力來繼續朱祁鈺的政治改革!
這僅僅是改革的開始,這也僅僅是為新政的推廣打下了基礎!朱祁鈺不是笨蛋,他做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基礎工作,他的目的是要推廣新政,是要讓大明快速的發展起來,以他不可想象的速度發展起來!那麼,在改組了政府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更多的,能夠幫助大明迅速發展的新政推廣開來!
這裡,不得不提到朱祁鈺任免的十二名重要官員。這十二人正是當初朱祁鈺從第一界帝國公立大學學生中選拔出來的最優秀的十二人。在新的政府中,他們都擔任了重要的職務,其中五人是部長,七人是副部長。而他們的作用就是為朱祁鈺制定有利於發展的新政,並且將這些政策推廣開來!
朱祁鈺在完成政府改組之後,推行的第一條新政就是人才選拔制度。以往,政府官員都是透過考試來任免的,只要透過三試,成績好的,就都能當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