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觀影一 (第3/5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說了數字多少?
就這麼個菌子,一顆切薄片擺滿盤子,再一片片上去烤烤,一千多一盤?
除了某些人生實在無趣就炫富這麼個愛好的人,覺得有趣,找人去給他採這個菌子,其他人對比物價,對這食材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
不管旁白怎麼介紹松茸的香味,什麼礦物質的釅香,大家的關注點都在菌子的價格上。
真這麼香,香到後世城裡人都願意為他花這個錢了?
這菌子要看新鮮度,但是雲南那個地方,他們現在的交通條件,能從山裡運到城裡就不錯了,想賣去其他地方,那是做不到。
所以這松茸,能和香菇冬菇一樣,做成乾貨嗎?
[凌晨三點,香格里拉松茸產地中心吉迪村就空了,能上山的人都趁早上山採菌子去了。
“高階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淡黃色的酥油在高溫下化開,雪白的松茸在高溫下水分消失逐漸捲曲,在滋滋油聲中表面慢慢開始變得焦黃。]
這場景太美妙了,看的有吃貨發出彈幕:主播,松茸真的這麼好吃嗎,你吃過嗎?
不等主播說話,雲南人也發彈幕回覆:雲南人,這老山包沒有鮮味,就只有松脂氣味,燜人,我們都不吃的。
另一個雲南人也發出彈幕:來雲南,我們好吃的菌子多的很,比這個好吃的多。
他們本地人想了好多菌子,愣是沒想到主角是這個,他們沒人吃的老山包。
什麼‘精靈般的食物’,‘野生菌中的貴族’,這些頭銜讓本地人聽得很是懷疑,不少人下決心這就要去山裡採點回來吃吃看,是不是自己以前錯過這樣的珍饈了。
沒立場的吃貨心涼了大半,放棄為了一口菌子去雲南的衝動。
堅定的吃貨相信後世人誠實的錢包,不管是這個菌子還是其他菌子,他都要親自去嚐嚐。
旁白後面也有介紹,以前藏族人都不在吃松茸,這菌子也就幾毛錢一斤路邊賣,現在身價飆升。
這麼個小東西,從第一手產地就開始分48個不同級別,本地80塊的菌子,去外面能賣幾百。
聽上去利潤是高,但有商人算了下,它保鮮也就三天,從採摘,清洗,封裝、運輸、關稅,到最後售賣,中間的步驟缺一不可。
短短几天時間就要把它從山林裡送到客人手上,保證乾淨沒壞,這也很考驗中間商的能力。
人在長安,這輩子註定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