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緊張了。
“辦法還是有的,不是那幾家投訴司馬穰苴嗎?就以此為藉口,免了他的大司馬。”晏嬰出了這麼個主意,把得罪人的事情推給了那幾家。
第二天,齊景公果然宣佈免除司馬穰苴的大司馬職務,理由是多名大夫投訴他,群眾基礎不好。
司馬穰苴被免職,很沒面子地回了家。由於心情鬱悶,不久後心髒病發作,含恨離開了人世。
後來,田家篡奪了齊國,到戰國齊威王的時候,下令修訂古代有關軍事制度和禮節的《司馬兵法》,把司馬穰苴的軍事思想和言論新增到其中,成為《司馬穰苴兵法》,又稱《司馬法》。
太史公在《史記》中專有“司馬穰苴列傳”,不過,司馬遷不認為《司馬法》與司馬穰苴有多大關係。究其原因,大致司馬遷認為《司馬法》應該是司馬家族的專利,不應該被田家無端搶走。
不過,不管太史公怎樣說,歷史上還是把《司馬法》算到了司馬穰苴的名下。到宋代,宋神宗編定“武經七書”,《司馬法》在《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之後,排名第三,確定了在中國兵書中的地位。
《司馬法》中有許多珍貴的軍事思想,對後人頗有啟迪。這裡摘錄一二。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什麼是和諧】
論人品和能力,梁丘據根本不入流。
論對晏嬰的尊重和敬畏,梁丘據倒是不含糊的,他常常感慨自己一輩子也趕不上晏嬰。
可是,晏嬰還是瞧不起他,因為,他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晏嬰拿他沒辦法,真的沒辦法,因為,齊景公就是喜歡他。
那一天齊景公打獵回來,非常高興,因為梁丘據把他伺候得很好,只要他想到的,梁丘據一定都已經做到了。
“看來,只有梁丘據和我比較和諧啊。”齊景公對晏嬰說,把打獵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左傳》原話是:唯據與我和夫?
“什麼和諧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頂多說是保持一致而已。”晏嬰不屑一顧地說。《左傳》原文是: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那和諧和保持一致有什麼區別?”齊景公問道。《左傳》原文是:和與同亦乎?
下面,我們來看看晏嬰怎樣解說和諧,順便也理解一下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