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鑑於陷阱存在的問題,陸子龍對城外的陷阱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將部落城外50米-100米外的陷阱全部填平,只保留城外50米的陷阱。
填平所有“足步陷阱”,製造鐵蒺藜來代替“足步陷阱”。
鐵蒺藜,又叫四角釘,是中國古代軍隊常用的一種鐵質帶尖刺的撒佈障礙物。
它有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散落在地面後均有一根刺朝上,在古代戰爭中,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
有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我國在戰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鐵蒺藜。
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佈設外,部隊駐營時,也在營區四周佈設。
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佈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
鐵蒺藜比起“足步陷阱”來說優勢太多了。
它拋散非常方便,快捷。將鐵蒺藜撤佈於敵人必經之路,就能夠使經過這裡的敵人的腳被扎傷。
尤其是在這個原始時代,原始人一般不穿鞋,鐵蒺藜能發揮最大的傷害和遲滯敵軍行動的效果。
而且鐵蒺藜,製造也很方便,採用澆築法,只要先造好模子,再把鐵汁倒進去,等到鐵冷卻凝固,從模具中取出,稍加打磨就算大功告成。
隨著“鹿部落”的基礎建設和軍隊建設,鋼鐵使用量直線上升。為了加大開採力度,他帶人又去了幾次鐵礦山和銅礦山。
在一次採集銅山上的礦石時,陸子龍發現銅草花上有很多白蟻,跟著這些螞蟻的蹤跡,他找到了2個大型的白蟻巢,白蟻巢穴地面部分有方圓3平米,近10厘米高。
透過地上螞蟻巢穴的規模,陸子龍判斷白蟻洞穴地下部分會極其龐大。
他記得在電視中看到過一個節目, 為了研究螞蟻洞穴的結構,科學家們準備了十多噸的水泥澆灌到了螞蟻洞穴中。
並且也耗費了十天才完成了這項工程,又等了一個月凝固後,他們再次回到原處,將水泥塊兒挖掘出來。
發現螞蟻洞穴是一個覆蓋了500平方米的區域,而它的深度也達到了地下8米。
見到了銅礦山中規模這樣大的白蟻洞穴,陸子龍第一感覺是自己要發財了。
因為陸子龍想到了白銀, 我國銀礦品位普遍偏低,缺少大型銀礦,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