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民之不服,即袁亦不能於名義既去之後,別有何種方法以謀對待,其結果並不至於南北分立云云。[14]
組織歡迎國會團之議發起後,國民黨內溫和派人物、前安徽都督孫毓筠首先於1月3日通電反對,認為“斯議之發生,影響於民國前途安危者至巨”,“南北意見,自孫黃入都後,漸已消融,國民方相慶幸,以為國家政治從此可期統一……而斯說一倡,徒令南北人心,又生一重惡感,影響所及,大之則有全國分裂之憂,小之亦啟擾亂公安之漸”。他呼籲各省新選議員,“務以法定集會期限齊至北京,勿為此種非法之言論所愚,以破壞我新造之民國”。[15]孫毓筠之後,各省都督紛紛發表通電,“言詞激烈,群起反對”,“如奉、吉、黑三省及晉、汴、魯、陝、甘、新、鄂、湘、滇、浙等省均極端不以為然,請大總統迅籌解散辦法,以維大局,其中並多主張以武力對待者”。[16]直隸都督馮國璋之通電措辭尤為激烈,斥責該團人員“其罪既不容誅,其心尤不可問”,聲言“國璋嫉惡如仇,愛國若命,凡有敢鼓簧其僻辭邪說,冀以動搖國本、蠱惑人心者,惟有執法以隨其後”。[17]歡迎國會團方面,何海鳴於1月5日發表《再論國會自行集會與另擇地點之理由》,答覆孫毓筠,強調指出:“本報往者之所主張,與夫上海歡迎國會團之倡議,第一屆正式國會當然自行召集,並自行擇定集會地點,先開預備會於上海,隨即開成立會於南京,以保持立法機關之安全,預防北京軍警之干涉,使議員得自由議定憲法,選舉總統,以達真正共和之目的。”[18]接著又發表《三論國會自行集會》與《咄咄馮國璋之國法》兩文,反駁“老圃”(即楊蔭杭)對歡迎國會團違背《約法》的批評,並斥責馮國璋為“袁家之走狗”,其“口吻在在露出獰牙猙齒,啟干涉立法之先聲,尤足徵歡迎國會團之主張確有見解”。[19]尹仲材也發表文章,斥責孫毓筠“素有神經病”,又斥責孫毓筠與川督胡景伊之通電反對,是“盲心而不盲目”,“老圃”之反對則“並其目亦盲之”。[20]
歡迎國會團聲勢漸長之時,孫中山正在上海。到了1月下旬,黃興忽然堅辭漢粵川鐵路督辦職,也來到上海。[21]於是,“道路傳聞孫、黃與該團有何等之關係”,或謂該團表面發起人為何海鳴等,“而內部主動者則為民國某偉人”。[22]《神州日報》甚至說:“聞該團系某黨徒所組織,因此次國會選舉,其黨徒仍欲繼任總統,不惜以金銀作代價,暗使一班無賴設歡迎國會團於法租界寶安裡,日來竟集有團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