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立報》刊登此電時,洪述祖實際上已經與應夔丞到了上海。應夔丞看到此電後,向“洪老伯”也就是洪述祖“詢以究竟”。由於二人正一起調查歡迎國會團真相,應夔丞所詢問洪述祖者,必非《民立報》所載洪“擔任解散該團”是怎麼回事,而是問洪“鉅款”究竟是怎麼回事,可見應對洪有無從袁世凱那裡獲得“鉅款”十分關心,而洪則因為並未從袁世凱那裡獲得“鉅款”,對《民立報》所言感到“茫然”。“幸事實相離”是指洪攜“鉅款”非事實,而不是指洪南下圖謀解散歡迎國會團非事實。儘管《民立報》所載洪攜“鉅款”與事實不符,但該報能如此之快地獲知洪南下訊息及目的,應夔丞認為可能是總統府有人洩露了機密,因此第六、七兩句,應夔丞一方面表示辦理此事要“始終慎之”,另一方面要趙秉鈞提醒袁世凱(也就是所謂“極峰”),在見客商量機密事情時,要注意保密。應夔丞的這一提醒讓我們知道,解散歡迎國會團系總統府主動發起,同時也透露出“袁世凱與洪、應曾商量機事,事後恐府中人員洩露,故見《民立報》之專電而懼,告總理使專求總統注意也”。[54]所謂“機事”,即設法解散歡迎國會團。洪述祖見訊息走漏,曾於1月29日致函《民立報》請求更正,謂“此次南下,與無錫榮氏結兒女姻親,並無攜袁款解散歡迎國會團事”,[55]然而這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
洪述祖此次南下計一個多星期。1月31日,洪述祖離開上海。行前一天,應夔丞寫了一份呈文與大總統,託洪述祖呈遞,呈文名曰《制定憲法之必要》,專門闡述制定憲法應賦予大總統“解散議會之權”,呈文末並表示已經採取辦法以達到這一目的。[56]2月1日洪述祖到達天津,2月2日返回北京。如果說南下調查歡迎國會團真相還只是洪、應二人陰謀對付國民黨人的序幕或鋪墊的話,那麼,隨著洪述祖回到北京,這一陰謀劇正式開始演出,且看洪、應二人,一南一北,相距數千裡之遙,是如何合演這一出跌宕起伏的“雙簧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