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1/3頁)
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文字是一個美諡,能得到這個諡號,可見在位五十年的宣文公是個愛民的好君王,但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事件,還是固辭了太子之位,在已經受封太子之後,又將儲位讓回給了平王。
若不是宣文公,周平王或許不僅不能當上周王,甚至有可能會因為舉旗自立、以子伐父而被處死。
平王之後,宗周愈發衰頹,有人曾以此詬病於宣文公,但時人對宣文公的評價無不是稱讚於他的。
但是,在大宣大勢已顯的時候,放出神人授書的故事以後,還是有許多人嗤之以鼻,罵大宣為了給祖宗臉上貼金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宣文公既然固辭太子之位,就不要再說什麼他本來應該受封周王,作為他的後人,大宣一統天下是天定了。
然後,大宣真的橫掃列國,一統天下了,宗周的九鼎也移到宣都去了。
各國遺民被打臉打得噼啪響。
為了表示大宣得享天下是天命所歸,始皇帝在更易自己的帝號之後,還特意追封了這位先祖。
大宣自文公始建國,傳至始皇帝,歷三十一世。
始皇帝追封前七代宣王為皇帝,又追封初祖宣文公,號為祖王。
始皇帝聲勢浩大地啟出了由宣桓公鄭重地封起來的天書後卷,那是宣桓公留下遺命,除非有朝一日大宣一統天下,或者有亡國之禍的時候,才能開出來的。
原本長城之內的諸國就肩負著抗衡戎狄、胡人的重任,始皇帝拿出的天書的後半部分,再加上胡人貴族的證實,只是堅定了宣人遠征的決心,並且讓他們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罷了。
即使是戰國時代之後,各國之間還講究即使毀人宗廟社稷,也要儘量給人留一絲香火,什麼斬草除根,並不是對內使用的。
原本對各國遺民還很頭大的始皇帝,給了那些末代諸侯兩個選項,一是接受大宣冊封,然後重複祖輩的篳路藍縷,到長城之外開疆拓土,復武王時期宗周各諸侯之故事,二是在長城之內,當一個普通的庶民,不復從前的尊崇地位。
多數人選擇了第一種,再加上因軍功爵起家的諸多大宣卿士,也統統受封,領著大軍在外繼續征戰。
三世時期,胡人終於被打得狼狽逃竄,放棄了草原,逃往西域乃至極西之地。
四世雖然重視修養生息,但是隻是暫緩了對西域諸多小國的攻掠罷了。
畢竟這些小國和大宣比起來,不過是彈丸之國,就連稍微強大一點的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