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2/3頁)
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侯都能輕鬆剿滅一部分國家。
四世將西域的開發交給了列侯貴族、宗室諸侯,而後打起了南方的主意。
雖然百越之地偏僻蠻荒,但是在數代皇帝的經營下,也打通了於極南之地交通的道路。
有宣文公留下來的神人書,加上大宣以周邊各族、各國之力以奉本土,大宣和其他化外之地的差距起碼以百年計。
大宣所遇到的國家,有像西域三十六國這樣子實際上不計其數的零星小國,國力孱弱,一個國家可能只有千餘口人;也有歷史悠久,但是已然衰落的,羅馬就屬於後者。
六世皇帝開化三年,一艘破爛的船在大宣的東部邊境靠岸了。
船上下來幾個衣著破舊、高鼻寬目的異域人,他們很快就被送到了帝都,經過詢問,他們出身於更西方的海域,統治著他們的是一個龐大的帝國——羅馬,他們是貴族出身,一起湊了些本錢準備出海賺一筆大的,然而中途遇到了海難,在不經意間來到了這個國家。
這是大宣最早見到與如今的羅馬有關的人。
在征服與開發西域的時候,大宣也零星地收到過一些關於羅馬這個國家的訊息。
在大宣的官方翻譯中,羅馬,被譯為大秦,和被譯為大夏的異族一樣,這種將華夏原有的諸侯國之名轉為異國的譯名,是為了日後同化乃至於征服這個國家,而在大宣的官方宣傳中,這當然可以看成是華夏族在奉天之命,教化異族,乃仁德之舉。
當然,一直到七世皇帝元和二年,那批羅馬人落到大宣三十年之後,大宣才組建了艦隊揚帆出海。
從陸路行往羅馬所要經過的路程極遠,而且中間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意外,相比之下,從海路走更為方便。
這些年來,大宣雖然致力於西征、南進,但也沒忘記發展船艦製造工藝,再往南去,山高難越,有船艦在,本來就方便許多。
自元和二年,第一艦隊出發之後的,足有三年,才到達羅馬的首都。
前兩年都還只是在大宣的封疆之外的海域中行駛,遇上不好的天氣,或者出了什麼意外,船隊滯留在陸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間還走岔了路,好在到後來就好多了,越往西走,知道羅馬的人就越多,再加上當年那幾個羅馬青年滯留大宣的時候學會了華夏語,因為大宣的生活比之羅馬好上不少,也不願意離開了,這一回船隊出行,就有一些翻譯是當年的那些人教出來的。
羅馬人好大宣的絲綢,但是隻有他們的貴族能穿上被摻雜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