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梁祝(五) (第3/5頁)
風幽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錯。不錯。若人人有此覺悟,何愁不能驅逐韃虜重返中原。我等入書院修習,所求終不過忠君報國爾。”
“看來你認真聽了課。” 夫子低頭看著他,又問,“可方才其他學子皆踴躍回答問題,文才你為何一直沉思不語?”
姜晨面不改色,全然未將自己走神無心之事放在心上,答,“回先生。學生初來,以為自己學識尚淺,自當要先聽各位同窗高見。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沒有準確的答案之前,怎可輕易回答。面對問題,試探得出的答案並非是最為準確的答案,只是對方想要聽到的答案。學生以為,真正的答案因人而異,不可一語斷之。”
先生怔了怔,握著書卷笑了,“那文才你說說,你方才的答案是你心中所想,還說夫子我想聽到的?”
姜晨道,“方才學生所言,是一般問題的解決之道。但世上總有些問題非同尋常,夫子所問,是治國之道。此言出自,時七國亂局,秩序混亂,自當要以不要的手段解決不安定的因素。此言並非我心中所想,也非夫子想聽的。此是當時的民眾心中所想。”
先生點了點頭,“不錯。坐。”
姜晨便坐下,翻書無言。
眾生時不時看他一眼,左右竊竊而談,若有所思。
……
“好。本課就此結束。放學。”
先生一出此言,在座學子們當即抱著書,蜂擁而出。
姜晨收的慢,揹著要走時,謝道韞忽而出聲,問,“你尚法?”
姜晨微微仰頭看她,“何出此言?”
謝道韞道,“以法治,定人心。韓非子說的。馬文才,以理而言,儒學才是上位者所取之道。”
姜晨毫無異議,“嗯。”
謝道韞:“……”
“若以法治,未免太過不近人情。”法家所治,實在不通情理。
姜晨:“嗯。”
“你年紀小,莫要學的如此。”
姜晨微微拱手,“是。文才受教了。謝……謝師姐指點。”
他這個關於姓的猶疑一頓,謝道韞見得,一時笑了,“文才出眾,日後定有作為。”
家中謝淵正是**歲的年紀,看起來也是這般……
老是板著臉,明明才小,還故作正經。
謝道韞難得覺得有意思了些。
姜晨走出門時,門口的哼了一聲。姜晨看了一眼,正是一向追捧謝道韞卻總被謝琰阻礙的王氏子譽,終是無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