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泗洲一案,楊浩也是因此名聲遠揚,只是那時節沒有報紙電視可以傳播聲像,江淮一帶的人俱是隻聞其名,不識其人,如今楊浩冠戴整齊往船頭一站,再有張牛兒為他唱名,那些人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欽差副使楊浩。
船頭那個矮胖的官兒忙不迭拱手施禮:“原來是楊院使當面,下官盱眙縣令雲天笑,見過楊院使。”
岸上那官兒聽得分明,當下顧不得腳下泥濘,忙也上前兩步,踩在淤泥裡拱禮道:“下官淮陰縣令李安,見過欽差楊院使。”
楊浩一聽更是詫異,這兩個地方兒現如今都是大宋的轄下呀,同為大宋之臣,這兩位縣太爺明火執仗的這是在搞甚麼東西?
楊浩驚奇地看看這兩位縣令,說道:“原來是盱眙縣令和淮陰縣令當面,失敬失敬,二位大人因何聚眾鬥毆,也幸虧是在這山野之中,若是被尋常百姓看見,豈不有失官體。二位大人到底因為何故起了爭鬥,可告之本官否?”
船頭那微胖的盱眙縣令雲天笑聽了憤憤然地把那雙天生帶著一份喜慶的彎眉一揚,拱起手來大聲說道:“楊院使有所不知,我盱眙縣今年先旱後澇,是故所邑產出不多,朝廷鈞令頒下,著令各州府縣儘快籌糧,下官為此焦灼不已,只得多方籌措官銀,派人到淮陰境內糧米豐熟之處收糴。
不想他淮陰縣得知訊息,便著縣尉率弓手鄉兵手持槍棒四處攔截驅逐,不容下官所部在其境內裝發米斛。下官萬般無奈,只得親自趕來向百姓收糴糧米,事先也曾遣人持下官親筆書信去向這位李縣令求告,希望他慈悲為懷,念在同仁之心,勿再派人阻撓。
不想他李安得知本縣親來,竟也親自下鄉率人阻撓,截我船隻不許本縣載糧往還,下官與他理論不得,不想多生糾葛,便帶著收購的一批糧米匆匆逃至此處,終是被他截住不得走脫,淮陰縣如此作為,實是太也無理,既然院使大人到了,還望大人為下官做主。”
岸上那位淮陰縣令一聽盱眙縣令當面告他的黑狀,不禁氣得跳腳,當即便跳上一架竹筏,那竹筏上以木架支起,載了許多米糧,旁邊又盡是護衛的民壯,他一跳上來竹筏一側失重,便向一側一歪,虧得被人以竹篙趕緊抵住,這才沒有傾覆。
淮陰縣李安兩隻靴筒都灌滿了水,一走路就突突地往外冒水,他也不管不顧,只是急扯白臉地叫道:“院使大人,盱眙縣此言差矣。朝廷頒諭,淮東淮南淮西諸縣,各須籌糧五十萬石,這分明就是劃分了地域了,他盱眙縣憑甚跑到我淮陰縣來購糧?
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