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祖逖與桓溫 (第1/4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郡遒縣人,東晉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早年經歷:
出身名門:祖逖家中世代為官,都是食祿二千石的高官,是北方的名門望族。他的父親祖武,擔任過晉王掾、上谷太守。祖逖兄弟一共有六人,小時候父親便去世了。
性格豪爽:祖逖生性豪爽、不拘小節,少年時不愛讀書,喜歡行俠仗義,經常以兄長的名義拿出糧食布帛救濟鄉人,得到鄉中父老的看重。長大後,他博覽經史,學貫古今,被讚譽有治國才幹。24歲時,祖逖被當地選拔為孝廉,之後又被推舉為秀才,但他都沒有接受。
初入仕途:祖逖曾在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等麾下任職,歷任大司馬掾、驃騎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等職。永興元年(304年),他跟隨晉惠帝司馬衷討伐成都王司馬穎,大軍戰敗後退回洛陽。
2。南下避難:永嘉五年(311年),北方爆發永嘉之亂,社會動盪不安,祖逖帶著宗族親戚逃往南方避難。一路上,祖逖扶危濟困、佈置得當,被大家推舉為一行人的頭領。到達泗口時,晉元帝司馬睿迎之,並任命他為徐州刺史,接著又任命他為軍諮祭酒,率軍屯駐京口。
3。堅定北伐:
渡江北上:祖逖北伐的決心堅定不移。他率領跟隨自己南下的宗族,毅然從京口渡江北上,立誓要掃清中原。祖逖進屯淮陰,一方面招募士卒,訓練軍隊;一方面設冶開爐,鑄造兵器。隊伍擴充到兩千人後繼續北上。
收服豫州:起初,北中郎將劉演防禦石勒,流民所聚集的塢寨首領張平、樊雅等都在譙郡一帶。祖逖興兵討伐張平,結合軍事進攻和離間計,殺死張平。後雖樊雅仍佔據譙城,但在祖逖的努力下,最終樊雅出城歸降。經過一年多的苦戰,祖逖終於攻佔譙城,在豫州站住了腳跟,並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智退桃豹:祖逖的部將韓潛與後趙大將桃豹分別佔據浚儀城東西二臺,對峙四十餘日。祖逖命人用布囊盛滿沙土,假裝是食用的大米,派千餘人運送給韓潛,又讓擔夫挑著真正的大米,佯作累壞了躺在道旁歇腳。當趙軍派精兵來襲時,擔夫丟掉米袋,四散而逃。趙軍誤以為晉軍糧食充足,士氣大挫,桃豹軍中無糧,最終連夜撤軍。之後,祖逖乘勝進軍,派韓潛攻佔封丘,威逼桃豹,他親自率軍奪取雍丘。又經過一年多的反覆爭奪,祖逖取得北伐戰爭以來最重大的勝利,朝廷以此擢升他為鎮西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