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將被告張皎廠(即洪述祖)帶至寫字間簽字開釋。洪釋出後,與原告律師跨上汽車,將要啟動車輛離去時,正好宋教仁之子宋振呂(時年15歲)偕同前任宋教仁秘書劉白,及孫中山所派代表李棲雲、劉夷,以及民黨要人江舌、丁金良、於愚等入署探聽訊息,他們發現將要離去之人確係洪述祖本人,於是宋振呂立即躍上汽車,將洪扭住,在劉白等幫助下,將洪掖下汽車,然後扭至駐廨西捕頭寫字間,據情控請押候解究。捕頭惠勒因案關重大,立飭將宋案卷宗送至寫字間,逐一檢查之下,以洪確係宋案要證,遂親自將洪押送匯四捕房拘押。[186]當時經過情形,有如下一段記述可供參考:
洪述祖正由公廨釋放而出,急欲跳上汽車,劉迎前謂曰:“洪先生,別來無恙。”洪回視之,顏色慘變。蓋洪在內務部供職時,劉為農林部秘書,時常晤面,能認識之,而洪亦覺髣髴劉之面目而記憶之也。洪見化名已破,亦佯與寒暄。劉前執其手曰:“勞足下尚同進公廨一次,有話細談。”洪知不免,不得已隨之行。入言於檢查官曰:“斯人也,乃謀刺宋教仁之要犯洪述祖也。”又指宋振呂曰:“此為宋先生之公子,彼有殺父之仇,特來請公廨主持公道。”檢察官還詰:“洪為宋案要犯,當時曾經要求拘案否?”劉曰:“然,有成案可考。”於是檢察官調卷查考屬實,遂面洪曰:“汝先供認洪述祖之代表張教安,今憑汝良心言之,到底是否洪述祖?”洪知真跡已露,不可再隱,對曰:“是洪述祖,但宋案與我無干,我當時在北京,而宋案發生於上海,實渺不相涉。”檢察官曰:“汝是否為宋案之要犯,須待訊鞠,但既為洪述祖,恐不能謂全無牽連也。”洪遂管押在匯四老巡捕房。[187]
宋振呂與孫中山等隨即至上海地方檢察廳起訴,要求查明前案,移請公堂將洪述祖引渡法庭,歸案審辦。[188]上海地方檢察廳遂於5月2日致函公共公廨,請預審明確後趕緊引渡,函雲:
案據民人宋振呂狀稱,伊父宋教仁於民國二年二月十日(即公曆3月20日——引者)夜間在滬寧車站被人暗殺一案,經英公廨將要犯應桂馨、武士英先後拘獲,研訊明晰,引渡內地法庭究辦。而案中主使要犯洪述祖,逍遙法外,瞬已多年,迭經鈞廳移請京師地檢廳屢拘未獲,逃匿無蹤。此次潛寓滬江,改名張皎廠(即教安),被德人韋而另案控訴,公廨訊判收押。經民人探悉,到廨認明,確係謀刺故父之主犯,是以復扭交捕房收押訊究。伏查先父沉冤殞命,中外所悲,況民系骨肉之親,切齒錐心,痛定思痛,何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