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秀成逐回松江大本營,並捉走了常勝軍的副隊長法爾思德,將松江圍困得鐵桶一般。李秀成勒令華爾立即投降,否則就不客氣了。
常勝軍失敗的重要原因,是低估了太平軍的武器優勢。常勝軍以為,太平軍和以前一樣,武器主要是長矛大刀,所以攻打太倉時,先不慌不忙地重炮轟擊城牆,等轟出缺口時,士兵們開始衝鋒。豈料這時候城頭上響起了激烈的洋槍聲,將常勝軍士兵一個個地撂倒。指揮戰鬥的美國軍官們大為詫異,就急忙召開戰前軍事會議。可不承想,太倉太平軍突然發動了炮擊,一炮就端掉了常勝軍的指揮部,導致了常勝軍的潰敗。
第二場戰役中,那支曾經攻入北京、打得咸豐皇帝逃到熱河的兇悍英法聯軍,在奉賢遭受重創,倒黴的法國少將卜羅德戰死,殘軍在英國統領士迪佛立少將的帶領之下,急急如喪家之犬,匆匆如漏網之魚,向著上海城飛奔。李秀成統率數萬太平軍尾隨追殺。太平軍逼近青浦、松江、七寶、虹橋,直撲上海。
英法聯軍失敗的重要原因,是高估了太平軍的武器劣勢。當時英法聯軍正在合擊一堵薄薄的城牆,炮兵部隊只不過十幾發炮彈,就見那城牆搖搖晃晃,倒塌了下來,隨後聯軍士兵以排槍掃射,大步前行。可萬萬沒料到,這時候倒塌的城牆廢墟之中,突然發出一聲沉悶的啞響,就見漫天磚石,狂飛亂舞。遮天的塵埃之中,一粒小小的鐵球命中法國少將卜羅德先生的腹部,將他送上了天堂。
殺卜羅德,擒法爾思德,困華爾於松江,追擊士迪佛立於上海城郊,這表明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真的生氣了。
起初,李秀成對英法聯軍是非常友好的,儘量避免雙方衝突。首次攻打上海,因為太平軍誤殺了一名洋人傳教士,李秀成立即將那名太平軍斬之,並通報英國法國,表示願意為此請罪。
於李秀成而言,他對英國人法國人,真的夠意思了,並希望對方能夠有所回報。
可憐李秀成罕世名將,慈悲成名,卻又如何知道,他向上海城中的洋人表達友善之意,全然是不管用的。因為這些洋人,說了根本就不算。
那誰說了算呢?
英國長期的商業利益說了才算。
最熟悉中國風土人情的巴夏禮爵士評論說:南京或長江邊的叛黨,八年來一直在攫奪這個國家的命脈,他們有強大的力量足以破壞,但是不能建設。他們能夠而且正在相當成功地顛覆清朝,但是我完全懷疑,他們在破壞後的廢墟上能否建立另一個政府。
英國政府完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