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 (第1/5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摩尼法師,翻譯大食書籍之事,便交給你了。”邵樹德要與周易言談正事,於是便開口讓摩尼法師先走。
這種優秀的外語人才,還是值得他高看一眼的。
不知道為什麼,高階僧侶們精通外語的比例很高,可能和傳教需要有關。
回鶻人所使用的語言,其實還是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這個摩尼法師就精通回鶻語、突厥盧尼語、漢語、粟特語和吐蕃語,不會大食語言。不過沒關係,有其他和尚懂波斯語、大食語、梵語,一起參詳、翻譯就是了。
摩尼教的僧侶們同樣精通多種語言,邵樹德也準備接見他們。一方面是讓這些宗教人士出面安撫人心,儘快恢復甘州的秩序,一方面也可以翻譯書籍。
另外,摩尼教的有些價值觀挺有意思的。比如他們主張善惡二元論,將農耕和素食視為善行,將遊牧社會的習俗視為黑暗。
宗教,對文明水平低下的部族而言,意義重大。蓋因大部族之中,還有小部族,人口來源、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未必全都一樣。而宗教成為全部族甚至整個汗國的信仰後,有利於規範各部落的習俗,使得他們在文化上趨近統一。
統治者看得到這種現實的好處,因此往往會順水推舟,幫助宗教的發展。
摩尼教、佛教乃至某教,其實都不太贊成遊牧,光這一點,就足以讓邵大帥借重他們的力量。
不過也要盯著他們,不要讓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經。最好,自己也懂一點外語,能親自和當地人交流,更有利於統治。
邵樹德其實也挺有語言天賦的。
他的党項語已經有相當火候,甚至就連方言都略懂一些。去年又開始學習藏文,目前只能說剛剛入門吧,還談不上什麼火候。但他這種積極學習的態度,確實讓很多閒下來就不知道幹什麼好的武夫汗顏——有的武夫,拿刀子一片一片刮僕人的肉,精神空虛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摩尼法師很快告退。
此行,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靈武郡王並不怪罪之前他在烏姆主身邊參贊謀劃,反而準備撥下諸多賞賜,組織人手翻譯他國書籍。
先把這件事辦好,讓靈武郡王滿意,以後就有了進身之階,可以與摩尼教那幫人好好爭奪一番涼、甘、肅三州的傳法。
“周將軍,還有一件事,某長話短說。此番率軍反正,功勞不小,某欲委你為河西觀察幕府判官,兼甘州都部落使。”目送摩尼和尚離開後,邵樹德又看著周易言,道:“烏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