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的頹然之意,陳堪心裡不由得暗歎口氣。
方孝孺說的是實話,他現在確實已經沒辦法激流勇退。
不管是永樂新政,還是大明士林,都需要他在朝堂之上照拂。
想了想,陳堪低聲開口問道:“老師可有合適的接班人選了?”
“有那麼兩個,可惜老夫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他們成長起來那一天”
說起生死之事,方孝孺很坦然,像是在嘮家常。
陳堪沉默一瞬,問道:“老師選好的人,是誰?”
方孝孺撫著鬍鬚,唏噓道:“此二人說起來你也認識,內閣楊士奇,楊薄,說實話,老夫一開始本來是想培養解縉的,解縉此人在士林之中聲望很隆,可惜,解縉的性子過於天真爛漫,挑不起大明這根大梁。”
聽見方孝孺選定的人選,陳堪倒是不太意外。
楊士奇楊榮二人如今在朝中雖然還沒有多少實權,但名聲已經樹立起來。
而且在內閣處事機敏,很得朱棣的看重。
不過,陳堪記得歷史上是三楊輔政,現在楊士奇楊薄都已經進入了方孝孺的視野,就差一個楊榮了。
陳堪好奇的問道:“老師,據學生所知,文淵閣治事楊榮才能不遜楊薄楊士奇此二人,為何老師不考慮連楊榮一同培養呢,有道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莫非這楊榮有問題?”
聽見陳堪忽然提起楊薄,方孝孺明顯有些詫異。
詫異片刻,方孝孺忽然問道:“這個楊榮,是你的人?”
“不是,學生就是單純的好奇,現在士林都在傳三楊臺詩文不遜於弟子那幾篇酸腐詩文,學生好不容易在士林之中積攢起來的一點點名聲現在都被他們蓋過去了,所以學生好奇為何老師不是全選,而是三選其二?”
見陳堪搖頭否認,方孝孺臉上的詫異之色稍微收斂了一下。
他知道,陳堪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面瞞著他。
既然陳堪說楊榮不是他的人,那楊榮就一定和陳堪沒有什麼牽連。
雖然心中好奇為何陳堪會問起這個楊榮,但方孝孺還是解釋道:“楊榮此人,頗有才能,大明中青代官員之中,若論輔國之才,楊榮此人只是稍遜楊士奇些許,甚至比楊薄還要強些。”
陳堪認同的點點頭,方孝孺的話基本上契合他對三楊的認知。
歷史上,楊榮被人稱之為東楊,楊薄和楊士奇分屬南西二楊,合稱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