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若是單論才華,楊榮確實要比楊博強一些。
畢竟,歷史上就是楊士奇楊榮先入閣,楊博是一直到了正統年間才入閣。
方孝孺頓了頓,繼續說道:“楊榮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在文淵閣治事,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安南,遼東,倭國之事此人謀劃良多,算是不可多得的賢才。”
“但此人的缺點同樣明顯,其恃才自傲,難容他人之過,自建文二年以三榜進士入朝以來,在文淵閣治事多年,始終不為同僚接納。
且此人與邊將來往過甚,大肆收受邊將之禮,為此事,陛下,都察院都曾數次訓斥於他,但其仍不知悔改,這樣的性子,做一介孤臣尚可,若為柱石之臣,恐其為一己之私生出禍亂。”
方孝孺評價完楊博,不由得有些感慨道:“可惜了,子寧兄一直不肯入朝為官,否則老夫這個吏部尚書又豈能當得如此艱辛。”
“人各有志,老師不必介懷。”
陳堪輕聲安慰了方孝孺一句,也找不到什麼其他話說。
朱棣雖然赦免了練子寧和鐵鉉,允他們歸鄉種田,但他們二人對朱棣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想要他們重新出山做官,難度不亞於重新培養一個練子寧出來。
“是啊,人各有志。”
方孝孺回了陳堪一句,便搖搖頭不再多說。
他也知道想要練子寧重新出山為朱棣效力是不可能的,現在在陳堪面前提起練子寧的名字,無非就是感慨一句。
師徒二人靜默下來,方中愈終於找到了插嘴的機會,湊到陳堪耳邊低聲問道:“元生,陛下沒有為難你吧?”
“沒有,陛下怎麼可能為難我。”
陳堪應了方中愈一句,他說的是事實,朱棣確實沒有為難他,只是他為難了朱棣一下而已。
方中愈鬆了口氣,慶幸道:“沒有就好,沒有就好,從你進宮之後,為兄這心裡就七上八下的。”
陳堪微微一笑,開口道:“沒事了,事情都解決了,以後李景隆和徐景昌也不會來找麻煩,他們敢來,只管揍就是。”
方中愈一臉贊同的點點頭。
今日陳堪教會了他一個道理,那就是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