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h2>一 項英的叮囑</h2>
這是一座古舊而又闊綽的庭院。院中石鋪甬道的兩旁,是堆有假山的花園,幾株丹桂正散發著濃香。
這是庭院中最簡樸的一個房間,裡邊的擺設都是項英式的。一切地主豪紳的華貴傢俱他都清除出去,藉以保持工人階級清貧的本色。項英絕不會忘記他家的那間木板小屋,也不會忘記他那為富貴人家刺繡和洗衣的母親,還有撿垃圾拾煤屑的妹妹。
這個房間裡,除了嵌在牆上的穿衣鏡和刻在大理石上的“追遠齋”之外,一點土豪氣息也不存在了:沒有髹漆過的杉木桌,用木板搭的單人床,補了補釘的破棉被,一切都和他補過的灰軍裝相匹配。艱苦和樸素,不但是革命者的風格,也是中華民族的固有美德。
就在那張老百姓家都有而在這個院裡反顯特殊的杉木桌子旁,坐著李德和博古。他們都穿著灰色軍衣,泡子燈捻得很暗,大概只有一支蠟燭的光亮,項英坐在下首一邊。在警衛員給他們沏水時,項英吩咐:從眼下起,不經喊叫,任何人也不準進屋。
警衛員立即退了出去,他們當然知道這是一次極端機密的小會。
博古既是主要的談話人,又充當李德與項英的翻譯。項英一字不苟地做著記錄,交談的時間相對地拉長了。
談話是在親密而又嚴肅的氣氛中進行:
“我同意中央的安排,”項英邊說邊翻著長條形筆記本,“關於中央分局的委員,還可以再定奪一下,不合適的應該調換。我念一遍,看有錯漏沒有……中央分局書記項英”……項英像在大會上宣讀條令似地讀出自己的名字,而後一字一頓地說,“委員由陳毅——賀昌——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梁伯臺——陳潭秋——毛澤覃——汪金禪——李才蓮等擔任……”
他在每個名字後留一個空隙,以便聽者對人選重新審視思考。
“我看就這樣吧,已經研究過好幾次了。”博古對項英的過分認真和繁瑣作風,有點不耐煩了,他喜歡乾脆,“倒是陳毅同志擔任中央辦事處主任是否合適,可以考慮,第一,是他的身體;第二,是他的情緒……這是李德同志最關心的兩點!”
從交談的氣氛,使人感到他們三人可以開誠佈公無所保留地交換意見。
“這人我瞭解,閒來無事讀詩書,”項英說了一句很少說的俏皮話,“像他這樣出身的知識分子,大都有種溫情主義,動搖性是他們的階級出身的劣根性。這一點上,有點像周恩來,最容易倒向右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