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把王虎林找來!”毛澤東深深洞察了宋雨來的冤情。
王虎林很快到了,一路上他已經想好了策略,在毛澤東面前,表現出應有的謙恭,可是他斜睨羅自勉和宋雨來時的目光,就像利刃似地直抵過去,充滿威脅。
“我們村只有一家地主,他的田地幾年前就分了,貧農們要求再分田,只好矬子裡面找將軍!”
“宋雨來既不是地主也不是富農,怎麼好分他的田?”
“主席,我也沒有辦法,這是農會的決定:誰家富裕,誰家就是富農,就分誰家的,只要不分到自己頭上,分東西,誰不願意?大家都願意……”
可見,多數人擁護的政策不一定是好政策。
不患貧,只患不均。毛澤東嘆了口氣,這就是農民意識的嚴重性……
“可是有的人家也富裕,”宋雨來不服,“為什麼單單分我的?明明是有意欺負我……公報私仇……”
“你怎麼這麼說?”王虎林內心恨得咬牙切齒,卻盡力剋制著,攪渾水,“你燒了麥田,破壞徵集紅軍糧,本身就是反革命活動!”
“我燒的是我自己的田,是你們逼的!”
“誰也沒有逼你燒麥田……”
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吵。
“你們都不要說話,聽我斷案。”毛澤東毫不掩飾對王虎林的反感,聲音不高卻有一種潛在的威懾力量,“哪個不服,再提意見:第一,宋雨來原系下中農,經過勤苦勞動,上升到富裕中農,對嗎?”
在王虎林和宋雨來認可後,又說:
“第二,既然是中農,就不能當富農來對待,對嗎?”
“對!”
“不能矬子裡選將軍,這樣,誰家富裕了就打誰,誰家還敢富?革命是為了過好日子嘛。王虎林,你把村裡中農打完了,再打貧農,整天靠打別人的財產過日子,誰還積極發展生產?你不能鼓動貧窮戶去打富裕戶,我們要有個法,不能亂打……”
王虎林嘟囔出一句震古爍今的話:
“還不是誰有權誰就是法,誰權大,誰說了算。先前我聽鄉蘇、縣蘇的,現在我聽主席的,你怎麼說,我怎麼做就是了。”
羅自勉見王虎林癟了,趁機出氣:
“這就叫言出法隨,王虎林,你以前說我反動,我就成了反動;可是國家主席跟我平起平坐,和我交了朋友,你還敢說我反動?”
問題被扯亂了,問題被扯遠了,問題也被扯深了。這的確是個很難說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