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讓安泰離開大地 (第4/6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項英比博古、李德更熟悉毛澤東的素質,也瞭解毛澤東在紅軍中潛在的影響和深厚的根基。他再三向他們提出:“你們無論如何要注意毛澤東的言行,防止他對部隊施加影響。”
“我們把他放在中央縱隊,跟董必武、謝覺哉、徐特立他們在一起,大概不會有什麼問題!”博古說。
“洛甫呢,王稼祥呢?”項英頑強地提醒。
“洛甫同志是莫斯科來的,王稼祥同志也是,更何況洛甫跟軍隊沒有任何關係,王稼祥傷情很重……”
李德同意博古的分析:“毛澤東跟中央軍委的人,不可能有很多接觸的機會,更何況在大軍西行的連天炮火中,行軍、打仗、宿營,飯吃不好,覺睡不好,能有多少時間進行政治活動呢?”
的確,毛澤東要恢復自己對軍隊的領導權是困難的,在當時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管是李德博古還是項英,他們都忽略了一點,毛澤東這個古希臘神話中的安泰,他有兩塊土地:
一塊,是不移動的——中央蘇區;
一塊,是移動的——浩蕩的西征大軍。
奪取政權,這是革命者的目的。
在我們審視偉大歷史人物和領袖人物時,我們不難察覺:謀取權力,並不是貶義詞。因為偉人有了權力才能有所作為,不管他們推行的政策是否正確,他們幾乎人人都相信自己在為一個偉大事業服務,在為祖國或人類的進步服務,都想用自己的巨手推動歷史的巨輪!為了這個目標,許多權勢達到絕巔的人物,也不惜獻出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像拿破崙一樣。就他個人來說,還缺少什麼?他寧肯忍受風雪嚴寒乃至有被俘和擊斃的危險,遠征莫斯科!有的領袖用殘忍的手段(不惜用暗殺)清除政敵,那是因為他覺得在他握有權力之後,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幸福。因此,刺殺政敵之“惡”與自己權柄在握之後推動歷史前進之“善”,便統一在一個人身上!
歷史包羅永珍,人的思想意識也千姿百態,時常變化,在這件事上他是對的,在另一件事上他是錯的;在這件事上他是舊傳統的反叛者,在另一件事上他是舊傳統的屈從者;有些事他辦得很聰明,有些事又辦得很愚蠢。他可以下幾步好棋,又出現幾次不應有的失誤;他有時表現正常,有時表現失態;他有時鬥志昂揚,有時又意冷心灰;在戰場上是捨命救戰友的英雄,在夜裡又去偷別人的老婆……那些只承認世上思想是單一的不是萬般複雜的人,只要低下頭看看自己有多少私心雜念,就非常清楚。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