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到的影響。
在講壇上,馮·賽克特大講特講德國軍人對希特勒的崇拜。他援引了一個典型例子:
在希特勒還沒有登臺的時候,有一個叫魯道夫·赫斯的下級軍官,寫了一篇得獎的學術論文,很受希特勒的讚賞。論文題目是《領導德國恢復舊日光榮地位的人應當是怎樣一個人?》這篇文章是怎樣描繪他心目中的領袖的呢?這位年近古稀的老將軍,竟然流暢地背誦出文章中最精彩的一段話:
在一切權威蕩然無存的時候,只有一個來自人民的人才能確立權威……獨裁者在廣大群眾中間紮根越深,他就越能懂得在心理上應該怎樣對待他們。……他本人與群眾並無共同之處,像一切偉人一樣,他有偉大的人格……必要時他不會因怕流血而退縮。重大問題總是用血和鐵來決定的。……為了達到目標,他不惜踐踏他最親密的友人。……立法者必須嚴酷無情。……必要時,他可以用他的軍靴踩著他的人民前進。
希特勒正是這個年輕的德國軍人所希望的那個獨裁者的形象。
這段話使蔣介石眼裡射出快樂的光芒,對馮·賽克特表示出超常的誠敬。他抑制著狂風驟雨般的激情,對身旁的翻譯說了一句頗具中國人智慧而又有幾分失去節制的話:
“這個赫斯把中國的‘無毒不丈夫’具體化了,可他好話不會好說,幹嗎叫獨裁?總裁豈不更好?”
一字之差,給人的感覺就大不相同:總裁是尊崇,獨裁就成了辱罵了!他後來成為總裁的時候,人們會產生什麼樣的聯想呢?
馮·賽克特長達兩個小時的講話非同小可,他那近似希特勒的激昂聲調,像巨大的針管,把法西斯主義的精髓,注入了國民黨青年軍官的血液,掀起了一個崇拜領袖的高潮。一種近乎神魂顛倒的效忠領袖的狂熱,在軍官訓練團裡翻騰,許多軍官竟然以魯道夫·赫斯做榜樣,寫了幾近荒誕的歌頌委員長的文章。
一週之後,這些中國的魯道夫·赫斯們,在“領袖萬歲”的嚎叫聲中,佩上了他們視之為神聖的“軍人魂”——一把寒光閃閃的短劍,在銅質的劍柄上,刻著六個字:
不成功,便成仁。
馮·賽克特出身於普魯士大貴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歷任麥肯森第十一軍團、卡爾大公軍團、約瑟夫大公軍團及駐土耳其最高統帥部的參謀長,德國陸軍總參謀長。戰後任巴黎和會德國代表團軍事代表。1920年至1926年任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提出並實施了建立十萬“袖珍陸軍”的計劃,奠定了德國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