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宋國人的獨立自主 (第1/7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國,鄭國人叫他們“送國”,因為他們總是送東西過來。宋國為什麼成了“送國”,要看看歷史了。
宋國是商的後代,商禮看上去比周禮還要迂腐一些。宋國人打仗超講規矩而且超講慈悲,因此幾乎是戰無不敗。不過宋國人覺得自己很有文化很講仁義,就算打敗仗也沒關係。宋襄公就是宋國人民的傑出代表,而不是特例。
所以,商朝之所以被周朝打敗,恐怕也並不僅僅因為紂王無道這麼簡單。
宋國人很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儘管僅僅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他們在內心認為自己才是城裡人,其餘的諸侯國都是鄉巴佬。
“我們是周朝的客人,我們這裡也有天子之禮啊。”宋國人常這麼說。確實,宋國和魯國一樣都有天子之禮,不過大家都不去宋國觀禮,一來忌諱,二來根本瞧不起他們。
除了說,宋國人也是這麼做的。
【內婚制】
《太平御覽》稱:“夏殷五世之後,則通婚姻,周公制禮,百世不通,所以別禽獸也。”
啥意思?夏朝和商朝的規矩,同宗五世之後,就可以通婚。而周朝的規矩,同姓永遠不能通婚。順便提一句,如今中國的規矩就是夏商的規矩,而不是周朝的規矩。
對於大多數諸侯國來說,同姓不婚是鐵律,譬如魯國衛國等。少數國家偶爾有違反,但是也只是偶爾,譬如晉國齊國等。唯一一個例外就是宋國,這個正是因為同姓不婚,所以周朝的一個特點就是各國國君都不在本國娶老婆,各國之間通婚十分頻繁,而國君在本國娶老婆成了一種忌諱和笑話。
不僅國君,各國的卿通常也都是涉外婚姻,好像不娶個外國老婆都不好意思對別人說。
可是,宋國不一樣。大概是自認高貴,宋國多數情況下不願意與外國人結婚,而是自己內部解決,反正同姓也可以結婚。國君這個層面,由於政治聯姻的考慮,與諸侯國通婚的比例較高,至於卿大夫,則極少與外國人通婚。這種現象,稱為“內婚制”。
宋襄公、宋共公和宋昭公連續三任國君都娶了國內大臣的女兒做老婆,因此《公羊傳》嘲諷宋國“三世無大夫”,因為按照周禮,國君不能以自己的老丈人為臣下,所以老丈人就不能算大夫,進一步,老丈人的同僚們也就不能算大夫。
內婚制帶來的壞處很多。
首先,內婚制妨礙了宋國與諸侯國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宋國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宋國在國際上常常處於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