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前後方的嚴重分歧 (第4/6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區。
6月下旬,臨時中央與蘇區中央局決定恢復紅一方面軍總都,轄一、三、五軍團,取消東路軍、西路軍番號。
1932年6月25日,周恩來在瑞金召開蘇區中央局會議,決定:“在人民委員會下仿蘇內戰例,組織勞動與戰爭委員會。”7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決定周恩來任勞動與戰爭委員會主席,負責主持“計劃並指導關於革命戰爭的一切軍事上、經濟上、財政上、勞動上的動員事宜”,集黨、政、軍權於一身!
1932年7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在贛南、粵北的池江、水口圩,擊潰粵軍十五個團,中央蘇區南部得到穩定。周恩來以中央局代表身份上前線,後方由任弼時代理中央局書記。於7月21日在信豐致電蘇區中央並轉項英,報告一方面軍情況,並將在月底前渡贛江北進,準備與敵作戰。
同天,臨時中央發出給蘇區中央局及贛閩兩省委指示信,繼續批評“沒有及時採取進攻的策略,積極地擴大蘇區”,猶如一個執槍在後的督戰隊!
中共蘇區中央局(此時任弼時代理書記)提議由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的總政治委員。
周恩來認為不妥,與毛澤東、朱德、王稼祥於7月25日致電蘇區中央局:
我們認為,為前方作戰指揮便利起見,以取消政委一級,改設總政委為妥,即以毛任總政委,作戰指揮權屬總司令、總政委,作戰計劃與決定權屬中革軍委,關於行動方針,中央局代表有決定權。
1932年7月29日,周恩來鑑於蘇區中央局(這是臨時中央的意旨?)仍堅持由他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便致電陳述說:“這將弄得多頭指揮,而且使政府主席將無事可做。澤東的經驗與長處,還須儘量使他發展而督促他改正錯誤。”強調“有澤東負責,可指揮適宜。前方決定,於實際於原則均無不合,請你們再考慮”。
1932年8月初,周恩來在興國主持召開蘇區中央局會議,決定紅一方面軍繼續整編,在前方由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組成最高軍事會議,以周恩來為主席,並隨軍行動。
9月上旬,在前方的周、毛、朱、王,與在後方的蘇區中央局產生了日益嚴重的頂牛,後方由於有臨時中央的尚方寶劍,不顧前方實際困難,一味督戰。
前方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仍不能實現後方越來越高的、超過實際可能的過高要求。又加此時周、毛、朱、王接到臨時中央9月14日轉來的鄂豫皖紅軍反圍剿失利,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