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前後方的嚴重分歧 (第3/6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先勝利。”
但是,周在起草的時候,每每都陷入自我矛盾之中。他一時無法斷定這是什麼風向,他也難以預測風雲變幻的高空及其周圍更廣、更深、更大的存在。
孔子云: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思義。
周恩來望風雨而深思。他的情緒在矛盾的漩渦中陷得很深。他的寬闊飽滿的前額上一向是沒有皺紋的,但眼角上的魚尾紋卻深深刻下他內心的痛苦,他的明亮的眼睛產生出一種異常的向內深縮的遙遠感。他必須在這種時局的風雨中,找到方向和出路。他在冷靜思索之後,覺得必須進行隱晦的抵制,不能走向極端,要講兩面,以備後來反覆中自己的責任解脫。於是仍然提出:“須徹底糾正中央局走過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右傾機會主義是蘇區黨內主要危險。……同時對左傾的‘輕敵’、‘盲動’的錯誤,也應反對!”
這是一種外交式的手法和辭令。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苦衷。
可是,這種反右的怒潮,仍然有增無減。
5月20日,臨時中央再次給蘇區中央局發出指示,對周恩來到蘇區後的工作仍不滿意,電文說:
伍豪同志到蘇區後,有些錯誤已經糾正,或部分的糾正,在某些工作上有相當的轉變,但是,未估計到反蘇戰爭的危險,未鞏固無產階級的領導及加強工會工作。一切工作深入下層的徹底轉變,或者還未開始,或者沒有達到必要的成績。
指示電再次強調,“目前應該採取積極進攻策略……奪取一、二中心城市,來發展革命的一省數省的勝利。”
簡直是逼命!
這種明知是錯還要被迫去執行的痛苦,勝過任何痛苦。這是一種心靈的煎熬。他又想起與瞿秋白握別的那個夜晚,再次深感紅十字架的沉重。
周在臨時中央的斥責和督促下,於5月30日在蘇區中央機關刊物《實話》第五期上發表《擁護全國紅軍的勝利,堅決執行積極進攻的路線》。
在四十年後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體會到了同樣左右為難的、極端痛苦的心靈煎熬感,揹著紅十字架走到生命的終點。
1932年5月下旬,國民黨調集十九路軍赴閩“剿共”,粵軍三個師侵入贛南,向于都窺進。
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湘、鄂、豫、皖、贛五省會剿會議,準備在全國範圍內對蘇區發動新的圍剿,先圍剿鄂豫皖、湘鄂西蘇區,後移兵中央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