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縣和議》,對買活軍的影響或許還需要時日才能分辨得出,但在敏朝的政治中,卻的確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以武叔卿所見,這份和議的確給予了買活軍她們需要的政治身份,國朝也讓渡了極大的正統,甚至可以說是將國祚與買活軍分享了——
別的不說,便是在和議中關於政權的表示,完全採用了買活軍的理論,這在於一些學者來說,無異於是喪權辱國,民間的報紙可是一視同仁,罵買活軍也罵昏君:這報紙後頭肯定不乏御史的影子,這些瘋狗除了閹黨現在不敢罵,天下間就沒有他們不敢罵的東西!
但,這份和議在輿論上,也並非是只有買活軍得了好處,由於朝廷現在已經承認了買活軍的存在,居住在兩京的文學之士,便可以公然地承認他們對於買活軍的文字是有接觸的,在此之前,敏朝的學子們倘若公然撰文討論買活軍的理論,以及週報上刊載的新聞,往大了說,治個‘裡通外敵’之罪,那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往小了說,‘收藏禁燬文字’這也是個犯忌諱的罪,可以輕易地斷絕一個人的科舉前程,因此,學子們會看,會談論,但絕不會撰寫文章進行反駁,這也等於是堵住了敏朝文人的火力。
《雲縣和議》,便是把這部分壓抑已久的力量,完全地釋放出來了,再加上兩京印刷業本就發達,只是礙於朝中風雲詭譎,閹黨又反感報紙,一直未有仿製報紙出現。和議一成,一夕之間,民間便出現了四五種不定時刊發的活字小報,雖然印刷粗劣,紙張單薄,排版也十分簡陋,介於揭帖和報紙之間,但這畢竟也是敏朝這裡所擁有最接近報紙的東西。
如此一來,雙方一拍即合,小報的出現,恰好吻合了文人們旺盛的表達欲,而小報也恰好需要大量文章來填充版面。不過是一兩個月的光景,兩京便發了幾十期報紙,而其中許多文章都在攻訐《買活週報》以及《政治與社會》上的奇談怪論,這種對於買活軍的攻擊欲,甚至勝過了西林黨對於閹黨的痛恨。
——或者也是因為這幾年來,朝政實在是複雜嚴峻到了連西林黨都沒有自信處置的地步,總之,現在的小報還是呈現出讓朝廷舒心的態勢:居然沒有怎麼議論朝政,而是集中火力駁斥謝六姐的歪理邪說,大有朝野一心,抵禦外敵的味道。這也可見得買活軍是多不得人心了,甚至就連已辭官歸鄉的諸多大儒,都一反平日的低調,紛紛往金陵報紙投稿,各抒己見,從各個角度攻訐所謂的剝削論。
當然,在武叔卿來看,此事還反應了一個令人心驚的事實,那便是買活軍的學說流傳之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