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辣雞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條件,顯然是讓許多人家猶豫的關鍵點:他們家的女孩兒眼看都十來歲了,學成本事又要做滿五年工,豈不是耽擱了出門子?
但凡有這類疑問的,大丫都按照慧娘子教的話術、順著人家的心意耐心勸解。
“珠老爹,你莫操這個心,從來只有男子孤寡終身,沒聽過女子想嫁嫁不出去的。格山珠才與我一般大,往後在女學做滿了五年工,也至多二十多歲。那時她人又還年輕,又有本事,條件相襯的人家只會唸叨著女大三抱金磚來求娶,有那挑剔她年紀大的,不過是沒資格來求娶的人說酸話罷了。”
原本與老妻商議後憂心忡忡、猶豫不決的珠老爹聽了這話,立即露出了笑模樣,連連道:“確實如此,倒是老漢我想得差了。”
古來女子皆早嫁,到及笄的年齡便要張羅著說親;可換成是男子,早早婚配的卻不多。
或者說……古往今來,男子能順利婚配、養兒育女的,都屬於幸運的那一部分;放眼望去,終生難以婚配、孤寡終老的男人,哪哪都是。
延續香火只是美好願景,卻不是主流,斷子絕孫才是主流。
要不怎麼說民間寡婦門前是非最多呢?皆因這種沒了男人、又不能藏進深宅大院裡度日的女子,是那些終生難以娶到妻子的男人唯一能大膽騷擾到的目標了。
先後送走幾波如珠老爹這樣擔心女兒會耽誤了婚事的村人,再來的村人便讓大丫有些笑不出來了。
此刻,坐在大丫面前的隔房大伯兩口子,就在反覆問她能不能說說情,他們家的女兒不去讀,把名額讓給他家的小子去學手藝。
大丫簡直都要氣笑了……慧娘子與她們分析過的回鄉後會遇到的情形,還真是一樣不落會發生在她們身上。
“我只是一個學生,我哪來的資格去說人情?”大丫氣極反笑,反問道,“若咱們那女學有人情的去說說情就能收小子入學,還輪得到我來說情、輪得到咱們巖腳村的人去沾這人情的光?!李家村的人哪個不比外村人跟燕家親近、跟小山山長親近,李家村那些半大小子怎麼不去讀,輪的到外村人?!”
林家隔房大伯兩口子聽她越說越大聲,變了臉色。
大丫她娘王氏見狀一慌,忙插嘴呵斥道:“大丫,注意著些,與長輩說話怎能這樣不客氣?”
大丫翻了個白眼,王氏嫁到林家來,處處討好處處維護、連隔房的大伯都去討好,討好出個什麼結果來?
以前小弟沒出生時大丫已經記得事,她可沒忘記那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