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圓又談何容易。實際上覆出之後的王安石,與神宗、韓絳和呂惠卿的關係都變了,韓絳甚至因為一件小事大鬧彆扭。當時,要任命一個人做市易司提舉官,王安石認可,韓絳反對,皇帝表示不妨讓他幹起來試試看。韓絳便說:如果這樣,臣這宰相做不得了。
皇帝大吃一驚:小事一件,何必如此?
韓絳回答:小事都爭不得,何況大事?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451c9.jpg"/>
<blockquote>據陳守成著《宋朝汴河船》第85頁。此為北宋常用客船,王安石從江寧前往東京途中,可能乘坐這種船。</blockquote>
王安石和宋神宗都只好讓步。<small>[4]</small>
韓絳這個態度十分怪異。因為按照正史的說法,建議將王安石召回朝廷的人正是他,這一點下面還要再說。但現在看來,他們已經很難重複過去的故事,韓絳也在王安石復職之後半年離開相位去做地方官,再也沒有回到中樞。<small>[5]</small>
至於呂惠卿,更是反目為仇。
最早參加變法並任職“國家體改委”的呂惠卿,稱得上是王安石的親密戰友和好學生。不但正史認為他們兩人情同父子,呂惠卿自己也對宋神宗說:能夠讓臣發自內心像侍奉雙親一樣忠誠孝順的,除了陛下就只有王安石一人。<small>[6]</small>
這是實情,至少曾經是。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卻看不起呂惠卿。某次,王安石與呂惠卿在家裡討論新法,王安國卻在旁邊用笛子吹奏起流行歌曲來。哥哥忍無可忍,訓他說:老弟,你能不能遠離那些靡靡之音?王安國答:哥呀,能不能遠離那些小人? <small>[7]</small>
呂惠卿恨得咬牙切齒,便在熙寧八年正月重新審理鄭俠的處分時,將王安國併案處理,判了個削職為民。訊息傳到江寧,王安石面對皇帝派來的信使痛哭流涕。等到他重返京師時,弟弟還沒離開國門。兄弟相逢,情景可想而知。<small>[8]</small>
王安石連遭打擊,呂惠卿卻高歌猛進。他剛剛成為參知政事就重新啟動了市易務案的調查程式,理由是不能只聽曾布一面之詞。神宗皇帝的處理意見也讓他喜出望外,呂嘉問和曾布被同時罷免,一起離開了京師。變法派陣營潰不成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