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quo;好看”,又“好吃”;既是面子,又是實惠。比方說,一個讀書人,不論十七八,還是七八十,未有“功名”之前,都只能叫“童生”,身份待遇與一般小民無異。科舉考試及格,成為“生員”俗稱“秀才”以後,地位便大不同於以前。單是一領“藍衫”,便可以在鄉下人婚喪嫁娶的酒宴上混吃混喝。因為能請到身著藍衫的秀才到酒席上,在鄉下人看來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如果中了舉人,立馬就是“老爺”。可以做“學官”,或當“候補縣”,或在家以“鄉紳”身份結交官府,包攬訟詞,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如果中了進士,便是“天子門生”。皇上傳見,禮部賜宴,金榜題名名單用黃綾榜公佈,樹碑立傳名單由禮部出資勒石於太學,光宗耀祖由禮部發銀樹牌坊於宗祠。選作京官的在“天子腳下”,分發各省的則儘快候補,叫“榜下即用”,又稱“老虎班”,立馬就是“縣團級”。可見面子有時也是實惠,而且身份越高,面子越大,實惠也越多。小老婆要“扶正”,臨時工要“轉正”,知識分子要“升職稱”,道理都在於此。
當然也不盡然。也有沒什麼實惠的比如“顧問”之類的虛名虛銜,還有要往裡賠錢的比如婚禮喪禮的大操大辦。大操大辦婚禮喪禮有什麼意義呢?莫非不辦婚禮就不是合法夫妻,不辦喪事閻王爺就會退貨?這道理誰都明白,可誰都得大操大辦,因為誰不辦誰沒面子趁機斂財者除外。
這就怪了。一一點實惠都沒有的東西,爭它作甚?
原來,面子本身就是實惠。
<strong>面子與實惠</strong>
面子的最大實惠,是有面子就吃得開。
面子是中國人社會交往中的“通行證”。有了它,就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化難為易,左右逢源,甚至化敵為友,化險為夷。比如林沖得罪了高太尉,無端地被判發配滄州。初進牢房時,被差撥罵了個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