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血噴頭。及至亮出柴進書函,差撥立馬變成了“哥們”,說道“既有柴大官人大書札,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值一錠金子。”看來,面子也是明碼實價的。柴大官人一封書信就值一錠金子,要是親自出面,那還得了?
其實,不但江湖,便是官場、商界,但凡是人的圈子,面子都是打通關節的法寶。只要面子足夠大,那麼,別人見不到的,你見得到,別人辦不成的,你辦得成,甚至刑律王法,也可以通融。往往是,一件天大的案子,有關部門正要雷厲風行徹底查辦時,一個“有頭有臉”的人出“面”了,於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斤化作四兩,一風吹個乾淨。實在通融不了,也不會當面硬梆梆地頂回去,或者會多少給點小小的通融,比如打板子時打得輕一點,分配牢房時分得好一點。相反,如果沒有面子,那麼,你到衙門裡去辦事,見到的便多半是一張公事公辦的“冷麵孔”,要辦的事也是能拖就拖,先放半個月再說。所以人們常說:“十個公章,不如便條一張”;而中國人一旦要出門辦事,謀生啦,求職啦,打官司啦,便總要請有面子的人寫幾封介紹信古時叫“八行書”揣在身上,以免到時候吃癟。面子如此神通廣大,豈能說它不是實惠?
何況面子還能生面子。
面子生面子的事,歷史上很多。比如一個人做了大官,那麼他的母親、正妻,便可以討一個封號,成為“誥命”;他的子弟,則或可以“任子”,或可以“襲爵”。任子,就是可以保舉子弟為官;襲爵,自然就是讓子侄承襲官位了。即便不能任子襲爵吧,至少也有光可以沾。這就叫“封妻廕子”。連帶已經去世的祖宗,哪怕先前再寒酸的,也大大地體面起來。祭祀的規格,自然跟著升級;家族的祠堂,往往也要重修。這就叫“耀祖光宗”。甚至只要中了秀才,也能“光耀門庭”,不但父兄妻子,便是本家、鄰居、鄉親,也理所當然地跟著有面子,如未莊的趙姓即是。
這也不奇怪。面子既然是面子,當然就會有“覆蓋面”。一個人的面子越大,其“覆蓋面”也就越大。近一點的,七大姑八大姨,姐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