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國不得不從國內運送更多的藥材來解決軍隊內部的病患問題。最嚴重的一場黑死病差點就導致埃及崩潰。不過,在東方,黑死病實際上是很常見的,東方人對黑死病的抵抗能力還要好一點。相反,在西方,黑死病的破壞力大得多,特別是對埃及地區的原住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在兩年中,根據明帝國的官方史書記載,至少有十五萬勞工死於瘟疫,而實際上,這個數字恐怕在四十五萬左右。除了這些勞工之外,文藝在埃及,以及西亞地區的大規模流行,還至少奪走了三百多萬人的生命!
可以想像,在當時,這條運河是怎麼修起來的。而正是死了這麼多人,才完成了運河的一期工程,因此,這成為了朱祁鈺受到的最多的置疑與菲儀的地方。很多西方史學家都認為,正是這條運河,最終導致了突厥這個民族的滅亡。
當然,這絕不是朱祁鈺一個人的“功勞”,他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整個運河的修建時期長達一百多年,前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修建與擴建。朱祁鈺時代的工程只有兩期,除了第一期兩年的修建之外,後來還有第二期,持續了十多年的擴建與改善工作。
在第二期工程中,主要的勞動力仍然是突厥人,還有埃及人,以及被送來的日本勞工。這一期工程持續了十四年,直到朱祁鈺駕崩之後兩年才完工。而在第二期工程中,又有數十萬奴隸倒在了運河的兩岸。
隨後,明帝國數代皇帝,將數次大規模征戰,以及平叛戰爭中的戰俘,奴隸全都押來修建蘇伊士運河。透過數代帝王堅持不懈的努力,蘇伊士運河修通了,而曾經強大一時的突厥族也從地球上消失了。可以說,隨著一條運河的出現,一個民族也走向了滅亡。除了突厥族之外,還有數十萬埃及人,數十萬日本人,數十萬阿拉伯人,數十萬歐洲人倒在了運河的兩岸,如果算上在此期間爆發的數次大瘟疫,以及數次持續時間長達兩年以上的大饑荒,以及這期間圍繞著運河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而死亡的平民的話,為了修通與完善蘇伊士運河,整整有近一千五百萬人成為了這條大運河的基礎!
這是一條用血與淚編織起來的運河,同時也是中東,西方歷史上最為慘痛的一段歷史。後來,明帝國與西方列強圍繞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爆發了數場大規模戰爭,更讓這條運河裡流淌的海水被染得鮮紅鮮紅,就如同一條血泊之河一樣。
當然,遭受災難最重的是突厥族。這個強大的民族最終因為這條運河而滅亡。少數逃過了劫難的突厥人也都銷聲匿跡,躲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