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句叫人要感激不盡的憐惜之辭,說"他也算盡了他的能事了",把作者原諒。我敢對這位大批評家說,對於神不論是一神,也不論是多神作不合論理的責備的,並不象他設想的那樣,是一件自我作古的罪惡自我作古的罪惡,原文an original sin,本為"與生俱來的罪惡"之意,是基督教的一種說法。這兒哈代是借用。。固然不錯,這種罪惡也許有它的地方根源,可是,如果莎士比亞是一個歷史權威的話他大概不是,那我就可以指出來,在七國七國時代:盎格魯和撒克遜等民族即現在英國人的始祖,在四四九年,開始侵入不列顛,打敗了土著,佔領了各地,建立了七個王國,即肯特。色塞司。維塞司。愛塞司。諾森布里亞。東安格利亞。墨西亞。它的時代,大略是從第五世紀起,到第九世紀止。那樣早的時代,這樁罪惡就已經傳到維塞司了。因為在《李爾王》李爾也可以說是維塞司的國王伊那李爾王為傳說中不列顛的國王,歷來象蒙默思的傑弗裡。格洛斯特的羅伯特。斯賓塞。霍林謝德等古代史家和詩人,以及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裡,都是這樣說法。唯有英國曆史家兼博古家凱姆敦1551—1623,在他的不列顛紀拾遺》裡,把李爾王的故事,安插在維塞司的國王伊那身上,為哈代這兒這種說法所本。伊那,本名伊尼Ini或Ine,伊那是他的拉丁名字。六七八年即位,七二六年退位。裡,格勒司特格勒司特,《李爾王》裡一個角色。說過:神們看待我們,就好象頑童看待蒼蠅;他們為自己開心,便不惜要我們的命。引文見《李爾王》第四幕第一場第三十六及第三十七行。下剩的那兩三位巧妙批評《苔絲》的人物,都是胸有成見。為大多數的作家和讀者所樂意忘記了的那一類人;都是公然自命為文壇的拳師,為了應付臨時,才擺出了一副信心;都是現代"膺懲異端的鐵錘""膺懲異端的鐵錘",本為人之綽號,特指紅衣主教皮埃爾。戴利而言,他曾為康斯坦會議主席,處宗教改革家胡斯及捷露姆以死刑。和立誓給人下馬威的勇士,老找機會扼殺那一星半點嘗試性的成就,不讓它變為日後十全十美的成就;總是故意曲解明顯的意思,並且假借運用偉大歷史方法的名義而攻擊私人。但是這一班人,也許有必須推行的主義,必須擁護的權利,和必須儲存的遺風舊俗;而一個僅僅以說故事為事的人,只記敘世上的事物給他的印象,完全沒有別的用心,可就對於這些東西,有的沒注意到,並且也許在自己毫無挑釁之意的時候,完全由於疏忽,對於這些東西,有的發生衝突了。也許一時的夢想所生出來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