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分散突圍就是潰散。在萬世松看來,師長的這兩個觀念都是陳舊的!
“萬營長,你若是把陣地給我丟了,我要殺你的頭!”萬世松不是個膽怯的人,這句憤怒的話,可能給他帶去羞辱,傷害他的自尊。陳樹湘認為有必要向部下解釋幾句,“既然我們師是斷後,那就戰鬥到底吧,像個釘子,把敵人釘死在這裡!”
“師長……”萬世松難過地叫了一聲,沒有了下文。這是激戰的陣地,命令是不容許討論的!
敵人又開始了進攻,但這次進攻沒有預想的那樣狂烈。狡猾的敵人改變了戰術,它不想耗費過多的力氣一下把對手擊倒,僅僅是撕大它的傷口,讓遍體鱗傷的對手慢慢淌血,而後倒斃。
這種慢消耗似乎是致命的。但事物註定有利必有弊,反過來就是有弊也有利。
陳樹湘認為這種慢消耗是可取的,這樣正好可以較長時間地拖住敵人。他向部隊提出了決戰到底的口號,下定了以死殉革命的決心:“同志們!戰鬥到最後一口氣,寧死不做俘虜!”
這時,師部的特務連長(他是陳樹湘的內弟)丟掉了打光子彈的駁殼槍,滿身血跡,從彈坑裡站了起來,耗盡了皮下脂肪的臉松垂著,塌陷的眼窩在蓬亂的長髮下像個骷髏。陳樹湘在三十米外竟然不認識他了。他提著馬刀,嗓子嘶啞地喊叫了一聲,誰也聽不清楚他說的是什麼,卻又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全連(只有一個排了)跟他向敵人衝去!
陳樹湘被特務連長這個動作弄呆了,他並沒有命令他衝鋒。這是不理智的行為,他看著衝進敵群的警衛部隊。這種殊死搏鬥是不是因為他的口號引起的?戰士們竟然缺少韌性,不願忍受長時間的折磨而去尋求死亡?那麼蠻勇反而成了怯懦,頑強反而成了脆弱?
這種近似瘋狂的搏殺,驚心動魄。最殘酷的是傷員與傷員的廝拼,他們用手用牙互相扯裂著對方的傷口。他們已無力呻吟,更無力吶喊,在滑膩膩的血窪裡扭曲滾動,把最後一點精力注入最後的一擊中。
這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陣地,這不是陣地,而是一個人。陣地,猶如一個遍體傷痕血將流盡仍然拼殺不休的巨人。
敵人退下去了。特務連長和他帶上去的那三十多名戰士,一個也沒有回來。
陳樹湘決心收縮陣地。他打電話給萬世松,要他帶二營集中到主陣地上來。他告訴萬世松,目前的作戰方針是:“拖住敵人就是勝利!”“戰鬥到最後一分鐘,戰鬥到最後一人,戰鬥到最後一口氣!”
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