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路再難,也得硬著頭皮走下去!
因為武好古知道自己不作為的後果是什麼?
後果將是眼前這個輝煌璀璨的文明陷入黑暗,遭受摧殘,從而在未來的數百年間,失去自我進化的能力,而且陷入到倒退、封閉和保守中去。
而要做些什麼,首先就必須擁有能夠保護自己的力量。
在大澤鄉遭遇梁山賊寇一事告訴武好古,如今的大宋可不是處處都如開封府那樣平靜安詳的。若是沒有自保之力,武好古作為一個富翁,離開開封府就得提心吊膽,還做什麼大事?
而且,萬一未來的救國大業不成,武好古還得搶在開封城破,北地淪陷前逃走。所以,他必須要擁有一定的武力,可以保護他自己還家人朋友。
與此同時,他蓄養的武力也不能過於龐大。大宋對民間的武力雖然不至於完全封殺,但還是有所控制的。如《水滸傳》中,隨便一個什麼莊什麼市就能養起幾千上萬的兵馬那是做夢。
以武好古將來可能擁有的官身和財富,蓄養一二百條精壯漢子,大約就是上限了。再要多,那可就得有個別人很難挑出錯的名目和鋼板一樣硬的後臺了。
既然能夠蓄養的打手護衛人數有限,那麼就必須要走精兵路線。
每一個都必須是百裡挑一的好手,最好能和林沖、陸謙一般。同時還要比他們兩人更忠誠,更可靠。
就如馬植所言,最好是買了貧兒自幼教養,還要請最好的教頭嚴格訓練,而訓練他們的教頭,還不能都是一夥的,要不然養出來的死士聽誰的就不知道了!
而且,博採眾家之長看來也是必要的。不能光是漢人武師,還得有西方的古拉姆戰奴,有草原上的阻卜戰士,有林海中的女真勇士,還有党項吐蕃的戰士。得讓這些人互相競爭,才能逼著他們拿出真本事。
如果能將他們的本事總結起來,變成一部訓練戰士的標準教材,那就再好不過了……
“白員外。”武好古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後,才笑著問白思文,“在下不想買甚底戰奴。只想請幾個教頭,年老一些也可,不過功夫還得在身上。另外……最好是不信教的。”
“不信教?”白思文當然知道武好古所指的“教”是什麼。不過他也沒生氣,沒有跳起來大罵武好古冒犯了神聖的信仰云云,更沒有想揍武好古一頓……而是很認真地思索了一番。
“武員外,如果您要女奴,那都是不信教的。”白思文笑道,“不過古拉姆戰士,照例都應該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