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左右為難的李祘 (第3/6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主要也是前幾代國王對於清帝國始終保持的敵對思想最終破滅、清帝國統治越發鞏固的原因。
李祘之前的幾代朝鮮國王都希望清帝國崩潰,希望得到這樣的好訊息,但是到李祘的爺爺、前代國王英祖時期,這一幻想基本上破滅了,朝鮮國內開始出現主張接受清朝、承認清朝的優越之處的“北學派”。
到李祘登基掌權之後,北學派的勢力有一定的增長,出現了幾個代表性人物,主張學習清朝的優越和先進之處。
李祘本人也基本上承認清帝國對中華的統治,開始主動吸取清朝的優秀之處,並且挪到朝鮮來,增強朝鮮的綜合國力。
不過長期以來濃重的小中華思想和尊周思明思想的浸染使得朝鮮社會上上下下的主流依然對清帝國很不感冒,依然認為清帝國是夷狄之國。
所以在政治上,朝鮮承認自己是清帝國的藩屬國,遵守一切規則,但是文化思想上,朝鮮對清帝國依然懷有深深的敵意。
這一次清帝國的徵兵令是先來的,朝鮮君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也就一邊進行軍事動員,一邊打探訊息。
等具體的訊息傳來之後,朝鮮君臣那邊有點繃不住了。
驅逐韃虜,再造中華?
就算是對清帝國和弘曆本人懷有一定程度好感的李祘聽了之後,都覺得這句話要是讓他的太爺爺、爺爺聽到了,一定會感動得熱淚盈眶。
多少年來,朝鮮一直都不願意承認清政府對中國的統治,始終認為只有漢人政權才是最正統的中華政權,而滿清朝廷不是正統的中華政權。
當初,明朝滅亡一百年之際,因為【胡無百年國運】的讖言甚囂塵上,恰逢雍正帝對準噶爾戰爭失敗的時候。
當時盛傳準噶爾蒙古要毀滅清朝,朝鮮上上下下都開始做準備要和蒙古人打交道了,甚至都開始派人學習蒙語了。
但是讖言沒有實現,大清依然穩如泰山,甚至還在數十年之後徹底覆滅了準噶爾。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朝鮮內部對於驅逐清政府的希望逐漸破滅,到李祘登位之後,乾脆就不宣傳這些事情了,任由民間自己懷念,政治層面已經決定完全跟隨清朝了。
只是現在,在這個時刻,驅逐韃虜再造中華的口號被喊了出來,喊出這個口號的,是蘭芳共和國,而這個蘭芳共和國,是一個叫趙學寧的漢人建立起來的政權。
蘭芳共和國與朝鮮之間是有貿易往來的,雙方之間有糧食貿易和香料貿易,朝鮮官員對於蘭芳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