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左右為難的李祘 (第4/6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並不陌生,甚至對於蘭芳共和國的一些事情都比較清楚。
所以對於這個漢人建立的海外國度,朝鮮懷有一定的好感和興趣。
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漢人建立的政權居然真的敢於北伐,喊出了那麼激動人心的口號,甚至於還取得了比較大的戰果,逼得帶清都要徵召朝鮮的火槍手和炮手助戰了。
根據朝鮮商人們傳回來的訊息,在他們返程的時候,廣東廣西和福建三省已經在蘭芳的控制之下了,清軍在三省慘敗。
大清名將福康安和海蘭察被殺死,全軍覆沒,名臣李侍堯等被俘獲、殺死,大量清朝官員被處決,大量漢民割掉了辮子,重新開始蓄髮。
蘭芳海軍犀利,火力強悍,清軍水師不能敵,所以作戰處處受限,敗得很快,前後一個月的功夫,三省就已經失陷了。
之後的戰局狀況大家還不是很清楚,朝鮮王朝已經派人前往廣州福建一帶打探訊息,不過這種情況的發生已經確切的影響到了朝鮮王朝的對外政策。
對於要不要出兵幫助帶清作戰的爭論,從【驅逐韃虜再造中華】這句口號傳入朝鮮開始,就已經出現了。
儘管李祘本人具有較強的政治能力,且已經清除了全部的政治敵手,掌控了全部的權力,所以他本人流露出的學習清朝、軟化立場的態度也影響了朝鮮朝政的走向。
可是百年來深厚的社會思潮傳統不是那麼好應付的。
主張學習清朝、跟隨清朝腳步的北學派無論是在學術範圍還是在政治範圍,在朝鮮內部都屬於邊緣分子,哪怕有李祘在某種意義上的扶持,也無法與傳統學派、政治勢力對抗。
朝鮮人壓根兒就沒有真心實意接納帶清做自己的宗主,這是現實。
所以一聽有漢人政權要驅逐滿清政權了,朝鮮朝廷內部的那些受小中華思想浸染多年的官員們、學者們集體**了。
他們雙眼放光的衝進王宮,強烈要求李祘不能派兵追隨清朝作戰,而應該和蘭芳打配合,驅逐滿清朝廷,恢復中華正統。
從情感上來說,尊奉一個漢人正統王朝為宗主,李祘也挺嚮往,他也不是很喜歡對一群“蠻夷”稱臣,但是問題在於,這世上的很多事情不是講道理就能解決的,那是要看拳頭大小的。
只要拳頭大,蠻夷也能說自己是正統。
如果拳頭不夠硬,正統也要被蠻夷看作蠻夷。
所以別的不說,蘭芳目前體現出來的態勢和清帝國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