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挖角計劃 (第1/3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先蕭如薰覺得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似乎還有情可原,但是在陳璘說出了原委之後,蕭如薰覺得這些人走到今天這一步,也算是咎由自取,沒什麼好拯救的,只是聽了陳璘的講述之後,蕭如薰忽然意識到這些人是一筆屬於自己的巨大的財富。
自己代表大明,而這些人畏懼大明,害怕大明會懲處他們,而作為蕭如薰,執掌大軍征伐的蕭如薰,如果給這些人安上一個破壞抗敵的罪名,無論是大明國內和暹羅國都沒有辦法阻止蕭如薰取他們的性命,所以他們才如此畏懼蕭如薰,藉著給暹羅王手下的日本兵團脫罪的藉口來請求自己的諒解。
那麼,也就是說,這些人是畏懼著大明,畏懼著作為大明代表的自己,甚至於有些時候,為了取得大明的諒解而獲得一份心安,這些人會做出一些讓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而自己若要在這塊土地上立足,則少不了這些亟待脫罪渴望脫罪歸鄉的人的幫助。
自己夢寐以求的文官資源,似乎可以從這些群體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這些人雖然沒有功名,但是在異國他鄉參與過政治體制的建立和執行,就經驗和能力來說,比那些初出茅廬計程車子們要強得多,而且大明朝的文人士子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被八股文給荼毒的不像樣子了,像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這些初出茅廬就能做正事的真正計程車子,在大明已經微乎其微了。
至少在宋朝以前,中國計程車子在宦海沉浮之前,還是具有一定的初始能力值的,就像是玩遊戲的時候,那些角色都有一定的初始能力值和技能,上手就能開始做事情,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和培養之下,人才雖然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士族,但是這些人是真的受到了精英教育,入仕之後就能開始做事情,實打實的幹吏,而不是除了讀書之外一問三不知的書呆子。
精英教育和精英政治固然導致上下階層的固化和流通不暢,但是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而科舉制造就了國家培養人才的體系,本該是批次生產人才給國家帶來昌盛的舉措,卻因為正好撞上了趙光義的偃武修文國策,使得這本該燦爛的輝煌失色了不少,文化的確昌盛了,但是國家就未必富強了。
這些時代的產物本該是推動中華前所未有的成長的推手,卻因為趙光義自己的私心而成就了真正的文官體系,真正屬於平民時代的科舉制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歧視武人鄙視武功的烙印,隨著科舉制的發展而一發不可收拾,將宋以前的中華尚武民風掐滅的一乾二淨,從此屬於中華士子的劍與文章就被分割開來,劍生鏽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