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第3/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幾個出訪前見過胤礽的老頭子們卻一個都沒有回來。
胤礽特意吩咐清軍照顧他們。他們住在荷蘭同一個莊園中,一同出門,一同結交外國好友,一同回來整理見聞著書立說。
當歐洲亂起來之後,他們不忍看著生靈塗炭,再加上身體不好,本準備回國把草稿整理好,將新的書刊印成冊,了結最後一樁心願。
但胤禔這一番話後,他們卻變了主意。
這幫一隻腳踏入墳墓的老頭子們想起自己在清軍入關之後,見到中原百姓種種慘事,不由移情。
他們曾經奮鬥過,也曾經逃避過,最終失去了所有夢想。
現在彷彿舊事重演,他們就算不能結清遺憾,至少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做一做該做的事,能救下幾條命就救下幾條命,也算不枉這風燭殘年了。
胤禔接到的胤礽的書信中,有讓胤禔好好照顧顧炎武和其他幾位老人,讓他們趕緊回京的話。
胤禔都為他們備好船了,他們卻不願意離開。
胤禔懶得管其他不認識的人,只找到顧炎武道:“你是保成的老師,若你死在這裡,我怎麼和保成交代?你也知道保成對親近之人有多心軟,我絕不會讓保成為你難過。你不走我,我就綁你走。”
顧炎武嘆氣:“直親王,將老朽這一封信交給太子。若太子見過後仍舊堅持讓老朽離開,老朽就離開。”
胤禔無語:“我覺得你就是在拖延時間。罷了,不就是讓蒸汽船跑一趟,這點錢本王耗得起。”
胤禔知道顧炎武倔強,若是強硬地將顧炎武帶走,中途可能會出意外。既然顧炎武松口,他就按照顧炎武的話來做。
胤禔本以為,無論顧炎武寫了什麼,胤礽都不會同意年事已高的顧炎武待在歐洲的亂世。
但胤礽看到書信之後,卻長長嘆了一口氣,說不出拒絕的話。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之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鵝毛。
每一個讀書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能踐行的人少之又少。
正如厲害的將領更願意在馬背征戰時死去,而不是在病痛和回憶中死去。
顧炎武寧願死在踐行夢想的路上,也不想死在溫暖的榻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或許在後世人看來,把華夏之外也納入天下,簡直是愚不可及。
但世界上總要有一些愚不可及的人,一些富有國際精神的人,一些把外國人也當人的人,來讓這個世界別顯得那麼糟透。
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