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敢問殿下,重修律法,對我大燕可有益處?”陸若華對著晉王反問道。
“當然。”晉王沒有絲毫猶豫地回答。
“既然如此,我認為為臣者,就不應當礙於門派黨政之別,而是一心為國著想,重修我《大燕律例》。”
“恐怕朝堂上的很多儒者不會善罷甘休。”雖然他也認為應當重修《大燕律例》,但是朝堂上的那群人也實在是難纏。
“同時還應該上奏陛下,選拔賢德之人為官,執掌律法,這樣兩者不都兼顧到了嗎?”陸若華笑著道。
“正所謂和而不同,應當讓朝臣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雖然信奉的學說不同,但都是為了大燕能夠更好,就應當摒棄學術之見,認真思考對方策略給大燕帶來的好處,而不是隻盯著對方的短處。”
“所謂求同存異,尋求儒法兩家的共同之處,這共同之處就是為了讓大燕能夠更加強盛,有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存在,兩者雖有爭端,但是卻也一直是共同為國效力。”
“此話大善!”晉王撫掌道:“今日聽純安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承獲益匪淺,請受承一拜。”
陸若華避開晉王的禮,沒有接受,只是笑著道:“不過是純安一點淺見 ,當不得晉王殿下的大禮。”
蕭太傅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看向陸若華的目光滿是讚賞,隨後道:“接下來,為師會教你讀史。”讀史明智,從史書中讀人性,讀朝代興衰,以前他覺得純安是個女孩,用不到讀史,如今看來他大錯特錯,耽誤了這個弟子了。
“多謝師父。”陸若華大喜道。
第二日,蕭太傅便在朝堂上稟奏,同意重修《大燕律例》,又上奏皇帝應該選用賢才來執掌律法。皇帝同意,大讚蕭太傅為朕之肱骨,關於德治還是法治的爭鬥終於在朝堂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