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斷字這些差事。
其六,京師大學堂加快招生效率,每年考評不合格者,就安排到各縣學堂之中,以此來逐步增擴各府州縣的學堂。
其七,和川海總會、匯通票號,皇明海貿總會簽訂契約,每年會向他們定向輸送一批所需的人才,達到一定的數額,上述這些機構要給京師大學堂一筆銀子,畢竟這也算幫他們增補隊伍。”
李之藻:“……”
對天子所講的這些,李之藻先前還真沒想過,如果這些構想能逐一的落實,那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京師大學堂為首,所籌建的各級學堂規模,就可以逐步發展起來。
這無疑是顛覆大明傳統教育。
畢竟大明的讀書人群體,十年寒窗苦讀,進修聖賢,學八股文,就是為了科舉,以求魚躍龍門,邁進大明的仕途。
“當前京師大學堂的底子,還是非常薄弱的,所以要沉下心來,好好的夯築根基。”
崇禎皇帝神情嚴肅,看向李之藻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想要讓這些開設的新學科,能在大明讓更多的人接受,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擴大規模,形成真正的影響力。
唯有這樣,才能做出改變。
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希望卿家能多為朕分憂,叫這些明確的新學科,真正的發展起來,在大明落地生根。
各領域的人才,都是朕所急缺的,在各地的學堂發展期間,如果遇到好的苗子,就招收進京師大學堂。
要形成逐級遞增的晉升體系,這才是根本所在。
京師大學堂發展所需的糧餉,倘若存在不足的話,由內帑進行兜底,不過朕只給卿家三年,必須要在北直隸各府州縣,籌建起體系完善的各級學堂。”
“臣遵旨!”
李之藻當即拱手道。
再窮不能窮教育,此時的崇禎皇帝,心裡算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大明想要發展起來,想要撥亂反正,就必須有豐富的人才隊伍支撐。
倘若脫離這一核心,那大明的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以高效的效率前行。
別的不說,單單是籌建規模化工坊,目不識丁的工匠,就算是再怎樣厲害,也沒有粗懂該領域的人才,要來的更實際些。
生產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這其中還牽扯到管理。
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人才,所考慮問題的角度,跟只會埋頭苦幹的工匠,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流水線手工作業下,任何一處崗位,只要乾的時間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