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是出來打醬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用生命償了罪,另一個則用錢米贖了身,自己公平公正,沒什麼可讓人忌恨的地方。
胡三省見他的作為,也不好去管,只是隱約提了句“打蛇不死須防反噬”,見他渾不在意,遂不再多話。府衙現在忙得不可開交,劉禹哪還有空去想那些個。
“如今新進城中的百姓已經超過八萬人丁,多數在城內都無產業,不光是吃食,住宿也是個問題。許多人只能宿於街邊屋簷之下,雨季就快來了,到時就是個麻煩。”
司戶參軍趙興裝翻著新訂的魚鱗冊,一項一項地說給劉禹聽,雖然頭大,劉禹也不得不耐心聽著,這些都不是小事,最容易激起矛盾。趙興裝沒有說的話他也能想得到,原住民和外來人之間相處也不會那麼和諧。
“都說說,有何解決之道。”劉禹看著幾個人,胡三省,袁洪,趙興裝都沉吟不語,這不是少數人,八萬人丁,就差不多是一萬戶,建康城就這麼大,上哪找地方安置呢。
“某先說說,權當是拋磚引玉吧,城中有兩處軍營,西南角的校場倒是頗大,北邊禁軍營地應能駐軍五萬,如今才住了約摸三萬人,如果將鄉兵調往那裡,校場的營地就能空下來了。”片刻之後,胡三省首先開了口。
“鄉兵調走沒有問題,只是校場是太守千叮萬囑不可輕動之地,若是讓百姓進住,恐有不便。城北不是沒有地方,只可惜”袁洪並沒說可惜什麼,胡三省和劉禹對視一眼,都明白了,他指的是行宮,那地方的確是很大,住上幾萬人沒問題。
可是也只能想想,劉禹如果是當年韓琦文彥博那等幾朝重臣,大可便宜行事不顧朝議。可他不過是個官場新晉,劉禹搖搖頭,校場也是不能動的,那是他好不容易找的安全穿越點,物資保障就靠這個了。
“到今天為止,城內離去的人約有多少?”劉禹心念一動,行宮動不得,普通老百姓的家總沒問題了吧,跑了人還有廟在啊。
“今日的還沒有入計,至昨日止,離城而去的總戶數為六千七百一十四戶,約四萬五千餘口。”趙興裝拿起另一冊,翻到最後,給劉禹報了個數字。
“太守,此事萬萬不可,那些房舍都是有主之物,官府發放的土地屋契俱在,強行徵發,恐惹物議,還請三思。”劉禹還沒說話,一旁的袁洪大聲阻攔,彷彿這事比挪用行宮還不可行。
劉禹不明所以地望向胡三省,胡三省面色鄭重地點點頭,表示的確如此。城池若是失守倒也罷了,反正到時也換了主人,若是守住了,離去之人必定會回來,到時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