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是出來打醬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筆爛帳了。
“既是如此,官府出面將空房租下,再轉租於人總行了吧,此事就交由趙參軍負責,要曉諭所有入住之民,不可胡亂妄為,倘有破損,須依價賠償。此事也須造冊登記,每戶核發一證,蓋上知府大印,就名為‘暫住證’吧。”
對著還欲勸解的袁洪,劉禹擺擺手,示意不想再做爭執,就這樣,也才解決了一半問題。時間緊任務重,也由不得他多考慮了,直接剽竊了後世的著名管理制度。
“下官遵令,如果只是暫住,也不必非得一戶一家了吧,若是寬敞,不妨幾戶一家擠擠,想必也可行。”既然太守拍了板,趙興裝的思維也開始發散起來,主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劉禹投給他一個讚賞的目光,也是,不就是住人麼,大街上都住得,一家子擠一個屋根本不是事啊。袁洪和胡三省看著這兩人,都搖搖頭。
趙興裝拿著劉禹的鈞令自去辦理,餘下的三人仍在苦苦思考對策,還有差不多一半人也得解決。國人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看著一起進城的別人都有了地方住,自己還得露宿大街,原本還算平和的心態也會失衡。
劉禹展開帶來的建康城平面圖,這圖是從後世翻印的《景定建康志》上拓印下來的,放大了很大倍,各種標註也比原圖豐富了不少。
“這什麼‘賞心亭’,和它附近的‘通江館’、‘橫江館’都是馬相公當年重建的麼?”劉禹指著一排建築問道。
“嗯,建成不到三年,這些地方佔地倒是頗大,只是沒有多少房舍,住不得幾戶人家。”袁洪對這一帶很熟,因為那裡是有名的風景區,常有文人雅客相邀而聚。
“若是推倒將地全空出來,你估摸著能建多少房舍?”劉禹並不是想建後世那種磚混結構的小樓,而是想到了用於災區臨時安置的彩鋼活動房,不過是拼裝而已,他不信以大宋百姓的智慧會搞不定。
“這塊地大小差不多有一個半坊,按普通百姓的最小房屋算,二千間上下。”二千多間,那就差不多又解決了一半,這些都可算是公共建築,推了也就推了,劉禹現在只能考慮生存問題,生活質量就只能靠後了。
他點點頭,胡三省也沒說話,他的眼光卻投射到了另一處。劉禹看了他一眼,也隨著看過去,發現那處也很大,比剛才這塊大了一倍不只。
“這如何使得,這些人可都是連政事堂諸公都不怕的,太守真要這般行事,必有謗議。”袁洪也看了一眼,隨即搖搖頭,他不是沒想過這裡,可委實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