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具體是誰我就不點名了 (第2/5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還有活路麼?
根本就活不了一點!
“噗通!”
“噗通!”
“噗通!”
孔僅、東郭咸陽和桑弘羊也反應了過來,連忙跟著一起跪倒在地。
劉據說出這種話來,他們三人能好過麼?
也好過不了一點!
畢竟他們三人都很清楚,劉徹最開始定下鹽鐵官營政策的時候,願景根本不是這樣的!
劉徹並不是打算與民爭利,而是要與商爭利。
在那之前,大漢朝廷一直都將冶鐵、採礦、煮鹽等山澤之源下放給私人經營,已經形成了“富商大賈,冶鑄鬻鹽,財或累萬金”的局面。
而當時因劉徹多次大規模地征討匈奴,軍費開支浩繁,加上天災接連不斷,以致國庫空虛,財政入不敷出,於是不得不多次下詔希望這些憑藉國家資源家纏萬貫的富商大賈借貸一部分出來,以解國家之困。
是的。
最開始劉徹的想法是向這些富商大賈發行“國債”,向他們借一些錢渡過難關。
可惜這些富商大賈竟不識抬舉,一個個變成了鐵公雞,爭相隱匿財產哭窮,簡直是一毛不拔。
這才徹底惹惱了劉徹。
畢竟冶鐵、採礦、煮鹽等山澤之源甚至都不能算是國家資產,而是皇家資產,是歸少府而非大司農的產業。
這些富商大賈能夠過好日子,依靠的就是皇室的恩澤,竟敢不幫助他解燃眉之急。
於是才有了後來的鹽鐵官營,算緡告緡,遷各地豪強於茂陵……等諸多針對這些商賈的一系列政策。
既搞錢,也搞人!
然而這原本只是針對商人的鹽鐵官營到了他們三人手中,推行多年非但沒有將剝奪商人的利益,反倒成了與民爭利的苛政。
他們自然是難辭其咎……
尤其是劉據現在這麼一拱火,而且拱了這麼一堆大火。
只怕趙周和那些太學儒生、賢良文學是不夠滅火的,他們三人也必定要受到遷怒,搞不好便是一樣的下場。
這教他們如何好過一點?
“……”
衛青聞言亦是面色微變,心臟砰砰跳個不停。
就知道會是這樣!
陛下你說啊,你說啊,你說你招他幹嘛啊,難不成你還指望他那張狗嘴裡吐出象牙來不成?
不過衛青更清楚的是,現在他最好什麼都不說,也什麼都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