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具體是誰我就不點名了 (第1/5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噗通!”
話音未落,搶先跪下的居然是丞相趙周。
此刻趙周已是面色煞白,兩條腿不受控制的打顫,整個人伏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甚至連呼吸都已停滯下來。
完了,這回死定了!
太子是懂得怎麼拱火的!
他雖然有反對鹽鐵官營之心,否則便不會攜帶那些太學儒生和賢良文學的彈劾奏疏,在早朝上公然彈劾孔僅、東郭咸陽和桑弘羊三人。
但也就僅僅只是彈劾這三個人而已了。
就算給他一百個熊心豹子膽,他也不敢公然將矛頭指向劉徹,指向劉徹主導的鹽鐵官營,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也正是因此。
剛才劉徹命孔僅等三人自察之後,他明知道這事避重就輕的“罰酒三杯”,這次彈劾根本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也沒敢再多說什麼。
但是現在。
劉據只用了兩句話便公然將這件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給擺到了明面上。
而且言辭之激烈,用語之誅心,簡直就是專照著劉徹的逆鱗去刺激,話說到這個份上,這件事已經絕對不可能善了!
那麼誰會首當其衝,承擔天子的怒火呢?
劉據自然不必多說,但他與他們這些臣子可不一樣,人家是太子,是天子的親兒子。
此前人家又不是沒公然忤逆過天子。
上次朝議的時候,人家還公然自稱是那些反對封禪大典的儒生的同黨,與那些儒生一同提出反對意見,天子最後不是也沒拿人家怎麼著麼?
而劉據之後又是誰呢?
不就是自己這個代表太學儒生和賢良文學彈劾大司農的丞相麼?
今日上朝之前趙周便已經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界限,這次彈劾只是點到為止,重點突出一個水滴石穿,不論劉徹理或不理就不再提了,都絕不會往大了說。
如此他在那些太學儒生和賢良文學的心中和口中,可以留下一個敢與匡正時弊,為民請命的好名聲。
而在劉徹這裡,他也算是盡忠職守,又懂得見好就收。
還不至於受到厭惡,引來禍端。
可經過劉據這麼一拱火,他瞬間就成了起了個壞頭的罪魁禍首!
劉徹可能不會真對劉據這個親兒子怎麼樣,但心中沒發洩出來的怒火一定會全部撒在他這個罪魁禍首身上,甚至可能連在彈劾奏疏上署名的那些太學儒生和賢良文學也要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