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作文章極佳,雖因年紀小欠缺了些火候,但還是得了
王進之的誇讚。
入得殿試內的十名進士,只有傅俞白和狀元郎得了王進之的讚許。
這般少年意氣,且格外聰明好學。
幾l乎是他才走出了金鑾殿,就有許多的世家向他投出了橄欖枝。
傅俞白父親已亡,在京中也算沒什麼根基。
若有年紀與他相差無二的清貴世家,願意將女兒嫁給他的話,倒也算得上是一門好婚事。
這中間,甚至連王進之都曾經動過心思,欲將他許配給自家孫女。
但到底還是作罷了。
只因這傅俞白倒也是不遮掩,他從一開始入京,進入了殿試,就是奔著溫月聲而來。
他甚至絲毫沒有掩飾自己曾被贈予過女帝之事。
這般事情一出,加上這傅俞白確實是生得唇紅齒白的一副好模樣,便讓許多人以為,溫月聲空了許久的後宮,到底是要進新人了。
唯有一點,按理來說,歷朝歷代皆是後宮不得干政。
如今到了溫月聲的身上,應當也是如此。
可如同傅俞白這般富有才學之人,如若進了後宮,日後少不得要遠離朝堂。
提及此事時,許多人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這後宮,原本是許多女子的埋骨地,也是淹沒了她們才學和能力的地方。
但傅俞白自己不在意,他甚至不想要仕途和其他,只想要在溫月聲身邊。
少年直白且不加掩飾的傾慕,近乎於滿溢。
他還格外率真,在溫月聲於宮中單獨召見他時,毫不猶豫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春風和煦,溫月聲坐在了桌案背後,著一身雪白的衣裙,翻動著手中的書卷,容貌清冷,一如當年在撫州那般。
傅俞白看著,只覺得一顆心砰砰亂跳。
他坦白心意之後,還有許多人覺得他是逞一時之氣,對溫月聲是出於當年之事的感激,而非是真正的心悅。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並非那樣。
當年那般境況,如若溫月聲不出手,他自己也準備好了跟對方玉石俱焚。
仇他能報,但如溫月聲這樣的人,此生只有一個。
這麼長的時間裡,傅俞白亦是成長了不少。
人說少年輕狂,但他經歷之事諸多,遠不是尋常少年能比,人世間的事,他也看得明白。
可那又如何,他就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