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產生陰陽師的“出天子”的“聖地”之說,但仍考證說此村背靠巫嶺,巫嶺突兀巉峻,必是出武人之地。村前溝口的兩個石崖屬巫嶺伸展過來的餘脈,又呈懷抱狀,這是武人群起之勢。面臨州河,河水不是直衝而來,緩緩的,曲出這般一個環灣,水便是“銀水”,不犯煞而盈益。且河對岸兩岔鎮依山而築,勢如屏風,不漏不洩,大涵真元,活該幹部在這村子聚了窩兒了!但是,仙遊川有十個姓氏,同是一村風水,偏偏只蔭福了田家、鞏家?有人就說人家的祖墳好:田老七的娘死時,家貧如洗,兄弟倆用草蓆捲了,抬著往後山掘坑埋,行至半坡,席捲葛條斷了,就勢在那裡掘坑下葬,偏這地方恰是風水的正穴。而鞏家的老祖也是在山上打獵,正於一土崖下歇息,忽然崖崩,死於其下,鞏家亦是貧寒,並未挖尋,只在崩崖下焚化了一堆麻紙罷了。於是,後有許多人,將父母的遺體背上從巫嶺出發,循脈向尋找“龍居”。各家都在尋,各家尋的地點不一,但終沒有後輩出什麼了不得的角色,父襲爺職,兒襲父職,只是世代農民,鞭杆戳牛的尻子,恨天,怨地,鞏家田家人罵不得,倒日娘搗老子的把牛罵得有板有眼。
五十年代,這裡便出了個小子金狗。
金狗,不靜崗的土著,在州河裡獨立撐排時十六歲,將三張排用葛條連了過青泥渦灘漂忽如蛟龍。其祖天彪,清末白石寨船幫會館主,因與朝廷駐寨厘金局作對,被五馬分屍在兩岔鎮。自此代代不在州河弄船。金狗母身孕時,在州河板橋上淘米,傳說被水鬼拉入水中,村人聞訊趕來,母已死,米篩裡有一嬰兒,隨母屍在橋墩下回水區漂浮,人將嬰兒撈起,母屍沉,打撈四十里未見蹤影。
金狗生世奇特,其父以為有鬼祟,欲送寺裡做佛徒,一生贖罪修行。韓文舉跑來,察看嬰兒前胸有一青痣,形如他胸前墨針的“看山狗”圖案,遂大叫此生命是“看山狗”所變,自有抗邪之氣,不必送到寺裡,又提議孩子起名一定要用“狗”字。結果查閱家譜,這一輩是金字號,便從此叫了金狗。
金狗自幼水性好,每與村中孩子在河邊玩水,能從兩丈高的河崖上往下跳。不靜崗人家少,姓雜,弄不起一條船,連小鰍子船也沒有。金狗就到仙遊川村渡口上混,賴在韓文舉的船上一邊替人家刮芋頭皮,一邊纏著要隨人家闖荊紫關,被人臭罵,一篙打落水中。金狗在水中半時不露頭,韓文舉慌了,叫道:“不好了,這孩子要淹死了!”七八個漢子跳下河去摸。斜對岸的水裡就冒出金狗,嬉皮笑臉銳叫:“我在這兒!”仙遊川的人以為奇,再不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