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2/4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人。
張嘴就道,“大人,濮陽定州契縣司倉求見!”
大唐五府最高行政等級是“府”,其次便是“州”,“縣”。除帝都平陽外,其餘四府轄下設五州,一州又分管十縣。
府衙最高行政長官稱為“府令”,差不多就是相當於現代的省那啥熟雞。以此類推,分管一州的就是州令,一縣之長就是縣令了。
縣令雖然是大唐的低層官員,但是手底下人手也不少。一般官方還標配縣丞,勾檢官,縣尉。
前二者與縣令相互監督轄制,共同“官僚”。後者才是政令實際的執行者。
縣尉的工作包攬行政,司法,財政等各個方面,是一縣當之無愧的“主管部門”。它這麼牛逼,自然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縣尉一般是六個人。
因所掌的庶務不同,被稱為司功,司倉,司兵,司士,司戶,司法。
現在來求見江大大的就是濮陽府定州契縣分管倉庫的官員。
按理,江大大一個巡查地方的黜置使,又與濮陽府令平級,怎麼都輪不到一個小小的縣尉來彙報情況。
但如今的情形又有所不同。
如今正是關鍵時期,一個疏忽都不能有。為了鎮壓鬧事民眾,江大大的心腹都被派去地方。此時還留在濮陽的不過一二人而已。濮陽府衙一干人等引咎辭職的辭職,家裡蹲的家裡蹲,眼看著就是幫不上的。
人手不足,事情又多。他無奈之下也只能捋起袖子自己來,幹。
大到府兵的排程,小到功曹瑣事,他都要親自過問。
此時聽到契縣的司倉來報,他立馬就把人請進來了。
“如何?”
高瘦的司倉滿臉羞愧地搖了搖頭。
“府城裡鬧事的民眾未散,市集也已半月未開。這些天府衙欲整頓商行,調高稅率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就連被抓進府衙大牢的商賈都沒了訊息,契縣的商賈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這等時候,還要他們納糧,如何肯願?”
說白了就是濮陽本地民眾“懲商”的呼聲高漲,商賈擔心官方為了平息民憤,削減他們的利益,必要時候被拉出去“擋槍”。所以趁著官方收糧,也來試探一把。
你看,納糧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了吧。你們若是降低給我們的“福利”,我們也鬧情緒,就不配合你們展開工作!
徵糧是官方規定的強制性的“剝削”運動,不管是從數量,質還是量都有明文規定。
不能按時交納的後果,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