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們在有限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下,居然成就歷史名人,真心了不起的。

那要學多少年呢?

學習多少年其實沒有規定,但春秋時期,貴族子弟的學習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小學,即幼年起直至15歲時接受的教育,其中硬性規定是到了8歲,則必須上小學。

第二階段稱大學,即15歲以上的貴族子弟接受的教育。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小學一畢業,就可以升大學,不用讀什麼初中高中,而且不用考,全部保送。

為什麼是15歲?

當時規定,男子15歲而束髮,意味著長大了,那就可以上大學了。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大學,往往有幾年制,如本科一般四年制。但那個時候的大學,基本沒有這個概念。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有不少人,鬍子花白了,還在學習,但沒有人會嘲笑他們。

根據周禮,小學與大學的學習場所是不同的。

小學一般在宮室南邊的專用場所,而大學則一般會搬到郊外。

為何要去城郊呢?

這是因為學習的重點有變化,這就涉及到學什麼的問題了。

我們現在一談到孩子的學習,無非就是語數外政史地,至於什麼藝術體育的,基本被忽略了。

但那個時候的學習,先是明確學習的目的為“文武兼備、知能兼求”。

於是就明確了學習的內容,即六種基本才能,稱六藝:禮、樂、書、數、射、御。

其中禮要學五種基本禮法,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

樂要學六套樂舞,即《雲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書即識字教育,包括書寫、識字,據說要掌握六種識字書寫方式。

難道是識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這六種字?

考慮到當時尚沒有發明紙,說不定是指寫在木片、竹片、龜甲、沙面、石塊、布帛的技術。

當然,這個都是蝦扯蛋,是筆者的憑空一猜而已,因為實在不知道哪六種識字書寫方式。

數指的是術數,據說是有九種計算的技術。

哪九種?難道是九九算術?

也不知道,可能是加減乘除這類基本演算法,以及分數、負數等,反正現在聽聽貌似最基礎,但當時應該挺高大上的。

接下來就是射,即射箭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毒寵傭兵王妃

毒寵傭兵王妃

貓小貓
她是僱傭兵中的翹楚,我行我素,紈絝狂傲,誰知一朝穿越竟被欺負,還不知道欺負她的人是誰,只記得淡淡的青草香味……他是大周的戰神王爺,冷酷無情,威震天下,卻親...
歷史 完結 594萬字